忙碌完回家后,秋婵拿着买来的菜像往常一样到厨房开始做中午饭。m.aihaowenxue.us
杨父看着坐在凳子发呆的杨母,便催她,“去,你也到厨房帮忙去。”
杨母抬起头眼眶有些湿润的说,“你说儿子去哪了?”
杨父生气的回复,“死不了,这又不是第一次干这事。”
“可我就想知道他在哪里?”杨母开始又开始哭了。
杨父气鼓鼓的来了一句,“懒得理你。”
然后,他拿着手中的鱼到厨房开始与秋婵一起做起了饭菜。
秋婵听到婆婆的哭声问,“妈,这是又怎么了?
杨父淡定的说,“没事,不要管她,都是有毛病的人。”
“那个,我刚刚打了文博电话,他不听。”秋婵有些担心说着。
“这个,你也不着理,他发完神经就回来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总之,都不要管,吃好饭,做完事就行了。”
听公公这样说,秋婵只好乖乖闭上嘴巴,默默继续做好饭菜。
杨父对儿子文博的确很了解。果不其然,没几天,文博就回来了。
他回来后,整个人显得有些疲惫,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他没有向秋婵解释自己究竟去了哪里,而秋婵似乎也并不在意,丝毫没有询问的意思。
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膜,就像熟悉的陌生人一般,丝毫没有夫妻之间那种亲昵的爱意。
很多时候,秋婵在他眼中更像是一个照顾自己的保姆,而秋文博对秋婵也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依赖。
文博不想在村里被人指指点点,毕竟那些闲言碎语会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于是,他向秋婵提出搬到镇上居住。
秋婵心中不禁犹豫起来。在村里居住,离娘家近,平时回去看望父母十分方便,可若是搬到镇上,光是往返路程就得花上三个小时。
这意味着她不能像以往那样随时回娘家,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在娘家随时享受父母的关怀。
然而,丈夫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分开住又不现实,她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能无奈地同意。
杨母得知儿子要带着儿媳住进自己买的房子里,心里一百个不情愿。
一想到儿媳要住进她买的房子,她就感觉心里膈应得慌,打从心底里不高兴。
她阴沉着脸,看着秋婵收拾行李,忍不住开口道:“房子可不是白给你住的,你得好好照顾我儿子。”
杨母语气生硬,眼神里满是对秋婵的不满和担忧。
她担心儿子在儿媳的照顾下会受到委屈,也担心儿子会被儿媳控制。
她对秋婵的态度,就像对待一个外人,丝毫没有把她当作一家人。
秋婵一听婆婆这话,心里本来就窝火,毫不客气地回怼道:“我还不愿意去呢!这房子又不是我求着要住的。”
杨母听到秋婵这毫不留情的语气,顿时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跑到客厅,对着坐在沙发上正悠闲抽烟的杨父抱怨起来:
“你看看,咱们买的房子,自己都没住,现在给她住,她还不乐意。这态度,简直太气人了!”
杨父听了杨母的抱怨,眉头一皱,弹弹烟灰,反问她:
“你这又是何苦呢?孩子们想怎么过就随他们去吧,你操那么多心干吗?这房子写的是我们俩的名字,是我们掏钱买的,还能怕别人抢了不成?”
杨父虽然觉得杨母有些小题大做,但语气还是很温和,希望她能看开点,别因为这点事闹得家庭不和睦。
文博从厕所出来,一边擦着手,一边走到客厅,看向杨父,语气郑重地说:“爸,我想把档口转卖掉。”
杨父听到这话,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感慨,说道:“这档口确实干了好多年了,是时候退休了。”
文博在沙发上坐下,身子前倾,认真地说:“我打算在镇上搞一个奶茶店,换种生意做做。”
杨父听了,思索片刻,问道:“那得花多少钱?”文博平静地回答:“大概二十万左右。”
杨父略微思考了一下,接着说道:“行,把档口转卖掉,再加上两个铺子每个月收租的钱,应该够了。”
杨父看着儿子,眼神中流露出对儿子的支持与信任,希望儿子能在新的事业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