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字色 字号
39.救灾忙儿女齐上阵
王夫人点点头,心里想到:以前自己虽说也是乐善好施的,但不过是拿了银钱吩咐别人去做。如今亲身看过,才更能体会到其间苦难。便亲身做些善事,也是积德。
因为宝钗的安排,薛家早已派了管事到各处受灾的地方,售卖木材粮食等生活用品,又搭了粥棚,每日施粥两次。
贾政又去茅屋里看孩子们。在薛姨妈的安排下,也算紧紧有条,虽然地方简陋些,但该有的生活用品却一应俱全。
贾政叫过了宝钗,问了些生意上的事情,无一没有安排妥当的。贾政又叫过旁边的黛玉宝玉探春,问道“我想让你母亲与姨妈去帮忙施粥,也算轻松,你们姐妹们另外做些什么呢?”
宝钗想了想,先回道“我们几个头一天来,还是都在一处的好,过几日对环境熟悉了,再分开做事,比较妥当。”另几人也赞同宝钗说法,毕竟头一天来,心里还是有些不适应。
贾政笑笑,又说“那么晚间你们都去施粥,不如去薛家的粥棚吧,也一起看看你们宝姐姐将生意打理得多好。”孩子们听了,自无不可。
又随意歇了一会儿,用了点茶,孩子们按耐不住想四周去看看。薛姨妈带着铺子里的管家正好去照看自家生意,便与孩子们同去了,贾政又吩咐了解情况的书文陪着。
“幸好夫人想得周到,给他们都准备了普通衣物,不然他们这一出去,难免要出点事情。”贾政笑对王夫人说。
正说话时,又有小厮来找贾政,说曾旬有事请示贾政。
贾政本来想自己带着夫人四处巡查一圈,也与她讲讲此处的灾情。还有就是与灾民沟通时,一帮大男人行事说话总是太直了,平白惹的别人害怕。带夫人一起去,她性子爽利,为人又亲和,更容易让灾民们感到亲切。
王夫人说道“老爷你去忙吧,不用担心我,我去找妹妹他们。”
贾政环视四周,见四处乱糟糟,仍不放心,又道“你记得我先前叮嘱过的话,这里是灾区,不同于城里,难免发生灾疫。”
王夫人笑道“老爷先前说的关键我都记着呢,你快去吧。”她不愿贾政因为自己耽误公事。
贾政又特意叫来了两个手下,让他们护送夫人,并时刻留在那里照看孩子们,这才放心走了。
且说薛家粥棚这里,薛姨妈与宝钗先与管事的商量了生意上的事情。
“回太太小姐,咱们预先准备的木材布匹,自前日起售卖,因比市价低了两成,且货物品质又好,因此每日准备的总能卖空。”管事笑着回道。
薛姨妈听了也很满意,又叮嘱了几句。
宝钗闻言略有思索,又与母亲商议道“不如咱们再便宜些卖了,也仍有赚头。妈妈你看这些人多可怜呢,虽然有衙门补贴一点钱盖新房,只是一切却都要重新开始,我有些不忍。”
薛姨妈听了,怜爱地搂着宝钗,说道“都听你的。”近日亲眼目睹了各种惨象,也引得她心酸。宝钗听罢,便去吩咐了各管事。
这边薛姨妈与孩子们看了会儿如何施粥,倒很简单。于是就将他们替换下来,亲身上手了。灾民们都很守秩序,整齐排着队,捧着碗,等着喝粥。
宝钗提前安排的已很充足, 每日可提供五千百姓的粮食。只是虽也有其他慈善人家施粥,但灾民们看到薛家这里的粥,最稠最能饱腹,就更偏向来薛家这里排队。另有一些不愿意等待的,才去其他粥棚。
如此下来,宝钗准备的粮食就不太够用。又与母亲和管事商议后,宝钗便派人先挪出次日的粮食煮熟分发了。另让人紧急再去采买,时间也来得及。
因为贾政与手下众官员的认真巡查督造,这里灾区的百姓条件相对来说已经很好了。只是仍有些人或者吃不饱的,或者等不及的,或者另有要求的,推搡之间,难免生事。幸好有衙役与薛家的伙计时刻看管着,才没有闹得乱哄哄。
薛姨妈此时正在细心为灾民盛粥。她只当自己是个好心妇人,因为不忍百姓受灾,来此大发善心。所以盛粥的时候,她完全没有架子,也不拿大。即使碗中已经很满了,还要再问一遍,“够不够”,遇到小孩与老人时,她总要笑着叮嘱一句“小心烫”。
薛姨妈盛了一会儿粥,想到了什么,又吩咐管事道“咱们库里不是还有许多干菜吗?你也分给各处灾区的管事,让他们与粥一同分给百姓们。”
管事听罢立刻应下了,就去做事。
王夫人远远看见薛姨妈手脚麻利地为灾民盛粥,也露出了笑容。
“姐姐来了。”薛姨妈看到王夫人过来,就放下勺子,挽住姐姐手臂。
“还顺利吗?”王夫人问道。
薛姨妈笑着点点头,又道“宝丫头已经安排妥了,我不过是帮人盛粥,顶替伙计们,让他们歇一会儿罢了。”
“那我也去帮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