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脸无辜地笑着看宝玉。
“这还用你讲吗?我早就读过了···”话还没说完,就意识到探春又在取笑自己,宝玉的鼻子皱了一下,无奈的哼了一声。
“哈哈哈,这两个孩子,斗起嘴来可真有意思。”贾政抚须大笑,把宝玉和探春拉到自己身旁坐下。一时间屋里气氛融洽多了。
“等我好了,也给宝玉读故事听。”床上的贾珠出了声,他边说话边轻声咳嗽,一旁的李纨忙拿手帕给他擦了擦嘴角。
“宝玉探春,你们俩把大哥哥吵醒了,快去看看怎么赔罪呢?我看呐,不如你们一个喂药,一个擦汗好些,也能让你们母亲和大嫂子松快点。”贾政又故意逗他们。
探春和宝玉说做就做,果然一左一右服侍起了贾珠。宝玉端药碗,探春拿帕子,两个孩子均是一脸严肃。他们照顾病人的滑稽样子,一时逗得屋里的大人们都笑了。
贾珠忍不住笑,轻轻咳嗽起来,没法吃药,连忙挥着手,“弟弟妹妹歇着吧,我这里不用你们服侍了。”劝退了殷勤的弟弟妹妹,又躺下了。
“大哥哥你要早点好起来,我还想你带我去灯市街逛呢。”宝玉满脸期待地对贾珠说道,还拉着探春的手“把三妹妹也带着,咱们一起去,去看花灯。”
贾珠见弟弟妹妹乖巧又期待的神情,满含笑意地点了头,他的眼眶不自觉有些湿润。他看着一屋子血缘至亲,其乐融融,心里暗想:若是今日有了差错,一口气没上来,岂不是再也没有这样的美满团圆了吗?心里又是一阵后悔。
一边的王夫人感觉贾政今日很是不寻常,难得对珠儿说软话,难得关怀探春,又难得纵容宝玉。也许是因为今日珠儿病重的事情使他受了刺激,对子女们都纵容些了,这样也好,孩子们都平平安安,承欢膝下,王夫人就很高兴了。
这边屋里欢声笑语,气氛和谐,老太太的丫鬟鸳鸯一进院子就听到了。
鸳鸯进屋后先行了礼,随后传了老太太的话“老太太知道宝二爷在这边就放心了,老太太还让我问珠大爷安。看珠大爷这边缺什么药材,要是她那边有的就直接去取。另外让宝二爷早点回去,他的暑热还没好,别把病气带到了这边。”
鸳鸯说完,宝玉先急着说“鸳鸯姐姐,我就回去了,看大哥哥这边没事我就回去向老太太请罪了,方才我不应该乱跑害得老太太担心。”
宝玉话没说完,就看到探春向他比着口型“负荆请罪”,他不好意思的脸更红了。
“鸳鸯,你带宝玉回去吧。时辰也不早了,让他回去早点休息。我们就不去老太太那里了,明早再去请安。”王夫人起身说道。
贾政闻言,也起身对贾珠说“父亲明日再过来,珠儿好好养病,别再忧虑。”
他对宝玉又说 道,“回去代父亲和母亲问老太太的安,你也要好好向老太太请罪,以后不许再这么胡闹吓老太太了。”宝玉乖巧的应下了。
随后一行人各自散了。
回到院里,贾政在书房睡了,心情舒畅,一夜好眠。
次日清晨,洗漱完,贾政陪同王夫人,带着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一同去给贾母请安。
一行人到时,贾母坐在炕上,正在净面,他们就先在外间等着。不一会儿,邢夫人,王熙凤也来了,互相问候过,一众丫鬟们开始准备早饭,桌椅碗筷一并摆好,分了两桌。
只贾政与宝玉两个男丁。贾母就让贾政宝玉与她一桌吃了。因为贾政在,贾母就没放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在旁边伺候,让她们都坐着一起用饭。
女眷们问候着贾母昨日睡得如何,胃口如何之类的话。贾政只是静静听着,没有插话,他在想着一会儿怎么试探贾母对于改变贾家风气和预防危机的看法。
王熙凤最善于察言观色,也因此她总能逗得贾母开怀大笑。宝玉和探春更不必说,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邢王两位夫人不怎么开口,只偶尔说一两句奉承贾母。
二姑娘迎春很是腼腆,也不说话,只是跟着大家一起笑笑。贾政看到王夫人还不时为迎春夹菜吃,探春也与她说话。邢夫人对迎春却表情淡淡,不太亲密。惜春年纪还小,看着也挺乖巧可爱。
饭罢,邢夫人王熙凤先告了辞。王夫人见贾政仍坐着,就也没有说话,一起坐着。屋里就剩了二房这边的。
贾政见贾母吃完又坐在榻上,便起身对贾母说“母亲,早晨天还不热,不如儿子扶您去园子里转一转,活动活动筋骨,也看些草木花鸟,松快一会儿。”
贾母一生只有二子一女,她向来偏疼二房。二子贾政,孝顺谦恭,仕途上进,还总是能承欢膝下,自小就得她喜爱。夫人子女也是个个让她疼爱。
对比下来,长子贾赦那边就常让她不满意。大儿子从小就是个浪荡公子,也不上进,也不怎么孝顺父母,越大行事越荒唐。袭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