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叔真是快言快语。m.yaxuanshuwu.com不过,话糙理不糙,林立觉得,真乃至理名言也。”林立笑着恭维了一句。
这一天,就在清原商会里面易石与林立的谈笑间,一些事情敲定了下来。
有些种子开始发芽。
很多人以为东海形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林家不敢姿态太过,应该选择低调处事。不然到时候五岛一旦失利,别人肯定就是把他们往死里去踩,只为了能够抱上忠国公府的大腿。
从林望京提出海贸策的那一刻,无论东海的归属如何,海贸策已经是势在必行。可是,对于林家而言,如果东海的归属不在五岛,那么海贸就不再与他们有关了。林家之所以能在海贸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是因为他们是海贸策的提出者,而是因为他们是五岛与广闽郡的牵线人。林家不比南安侯,南安侯的不可替代性来自于天下晶矿独占其四。林家也不比忠勇伯,忠勇伯的不可替代性来自于他在海军上面的资历和威望。如果五岛败了,所有人都可以转投与忠国公府合作,除了林家。
所以按理来说,林家应该低调,林家应该蛰伏。
但偏偏林家的反击却开始了。
首当其冲的是新海港拆除后的泥石运输和处理问题。之前筹备处在苏和的力争之下,初步拟定的是由当地的帮派红叶负责。新海港规模庞大,每天产生的废旧土石泥料不胜其数,红叶帮要是能全部接下来,那往后的发展便是超乎寻常的茁壮成长。
但在林望京的授意下,谢晋直接出面,筹备处向船舶司报备以后下发公文,决定将这一块废旧土石处理交给清原商会。同时,林望京也开始了在南州城上任后的第一个动作,联合另外并不得志的孙副司,展露强势,不顾蒋干的极力反对,直接将宝宛江清原城河段的清淤工程交予清原商会!这一河段的清淤工程所需的资金,几乎占用了船舶司小半年的预算……
而这些清淤,在蒋干的靖河运策中,是河运处拿来给世家组成的商社的!
林望京这是继正德殿上海贸五策之后,往蒋干脸上扇的又一巴掌!
这是属于船舶司司首的权利,只要林望京还在任一天,只要不是所有的副司一起反对,他几乎可以推动管辖范围下的所有事情。
反正组成河运商社的那些世家和上下河帮,早就跟蒋干暗中勾结了,都是相互使绊,不在乎再多一次。
而韶昌城这边,原本内定负责土石清理的红叶帮帮主罗华以前是昌隆侯府的一个下人,罗华出来以后,借着昌隆侯府的名头,在外面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短短几年间,在韶昌城内集结了一帮地痞及游侠,掌控了一些世家不愿意或者说是不屑于去做的行业,比如说档次低一些的窑子,或者是一些小规模的乡村赌场,还有就是卖苦力的行业。虽然说这些行业表面上看起来利润不高,但是真要深究,里头的门道还是极多的,做得好点,做得狠一点,也能掠取颇为可观的毛利。
土石清理就是这些行业的其中之一。在此之前,韶昌城的土石清理工程不成规模,无非就是百姓或者是商铺的房子重建,至多也就是部分衙门的建造,能令人刮目相看的很少,所以几乎就是由红叶帮来垄断。其他家族即便有想插手的,也要掂量掂量值不值当,为了这丁点的利益,去得罪昌隆侯府。毋庸置疑,红叶帮为求昌隆侯府的庇护,肯定每年上供的并不少。
但这次不一样,以前土石清理工程的规模与今日新海港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是相差上百倍。那这里面的利润,就值得有些家族出手了。
清原城易家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山阳驻军,军中能量在广闽郡数一数二,可是易家这方面行,另一方面却很是一般——多年经商都没找对路子,几家商社的掌柜是换了又换,可都没什么起色。赚的不多,养的人却不少,伤残退伍的要养,嫡系的一家老小要养,出处多,入项少,一度搞得入不敷出,易家很是烦恼。
现在林立指出了一条路子,替易家解决了一部分烦恼。烦恼太多,能少一点是一点。有了船舶司的公文明确后,易石师出有名,区区红叶帮,即便背后是昌隆侯府,易家也是不怕的,又不是昌隆侯府亲自下场。易石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服,就干。
当筹备处的公文发出后,苏和又摔了一套杯子,然后差人传话给红叶帮,说是要让这帮外地佬知道韶昌城到底是谁说了算。
整个韶昌城消息灵通的家族,都知道一场斗争即将登场,也都在观望着这一次的斗争到底将会怎么落幕。
随后几天,几十辆陆行车浩浩荡荡地从清原城开往了韶昌城新海港。这批陆行车卖相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破烂,毕竟大部分都是从山阳驻军转运处淘汰下来的老旧货色,可是这并不影响清原商会立刻投入到运输清理中。
至于那两百多间还没谈妥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