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天上人间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询问您要不要过去视察?”
乾清宫中,宋总刚刚离开,马三宝便走了进来,满脸喜色地汇报道。m.wangzaishu.cc
朱允熥闻言再次从奏折中抬起头来。
稍作思考后,淡然摇头道:“不必了,告诉他们按照计划行事即可,等过几天开业的时候在自然会过去的。”
“好,奴婢这就去和他们说。”马三宝应声就准备离开。
“慢着。”朱允熥出声将人叫住,再次吩咐道:“你去将工部一趟,将杜泽叫来。”
“是,殿下。”
马三宝应下,这才转身出了乾清宫。
朱允熥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又是看向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唉!真不知道老朱是怎么想的,竟然把所有事情都抓在自己手里,这是想把所有后世之君都累死吗?”
“还是觉得后世之君人人都能做到如他一般天天只睡两三个时辰就能精神饱满?”
随即又是摇头道:“不行!绝对不能这样继续下去,要不然天天被这些琐事缠身,以后还怎么干其他事情?”
念头一动,朱允熥也完全没了继续批阅奏折的心思,摸着下巴便开始思考起来。
也就是朱元璋此时已经从密室离开,要不然听见朱允熥说的话,估计都能气得直接‘死而复生’然后将他吊起来抽个三天三夜。
不知过去了多久,当耳边再次响起马三宝的声音,朱允熥才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
“殿下,工部尚书杜大人已经到了。”
“让人进来吧。”朱允熥收起心神,道。
很快马三宝便带了一名年约四十左右的人走了进来。
来人走到龙书案前,直接躬身。
“臣工部尚书杜泽,拜见殿下。”
“杜大人不必多礼,三宝赐座。”朱允熥脸上挂起淡笑,又是朝着马三宝吩咐道。
马三宝很快就搬来一个锦凳;“杜大人,请坐吧。”
杜泽不清楚朱允熥叫自己来做什么,心中忐忑也不敢坐下,就那么带着尴尬的走到凳子旁边,有些不知所措。
朱允熥见状忍不住开口笑道:“杜大人不必紧张,先坐下再说。”
杜泽见状这才敢小心翼翼地坐了下去,将腰背挺得笔直问道:“不知殿下叫臣过来是有何事吩咐,臣的工部只要能做到的必定竭尽所能。”
杜泽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虽然不是什么名留青史的大才,可就连苛刻如老朱都夸他‘朴实持重,言动不逾礼,上嘉之’,足以见得其为人勤恳踏实。
所以朱允熥对他也并没有什么偏见,直接笑着说道:“杜大人,咱此次叫你来的确有几件事情吩咐,若是能做好定有重赏。”
“请殿下示下。”
“很好!”朱允熥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稍微活动几下略微僵硬的身体后才说道:“这第一件事就是咱想让你以工部名义昭告天下,凡大明之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我大明百姓只要是能工巧匠者皆可到工部报道。
一旦被录用者咱将会不吝赏赐,而且还会有丰厚的工资可以拿,哪怕就算是没有被录用的也可以由工部报销来回路费。
另外若是我大明匠籍被选中后将来会有机会脱离匠籍……”
朱元璋建国之初便将全国所有人口进行了统计,然后便根据统计将每一种人制定专门的户籍。
比如说商人子女不允许考科举,不允许穿绫罗绸缎。
士兵有军籍,他们的子女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改变户籍。
工匠也有匠籍,哪怕他们的子女中出现了读书十分厉害的人,也终其一生不得进入科举。
而这些在建国之初看来还算是合理,但越往后自然就会越发显出这套制度的僵硬,会让朝廷无意中失去很多人才的。
当然朱元璋初心是好的,比如不让商人子女入官场就怕害怕官商勾结,又比如匠籍子女永远是匠籍,其实也是害怕很多手艺失传。
但朱允熥却是知道应该怎么解决、规避这些问题,所以自然就没有必要萧规曹随下去。
“殿下,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大动干戈了?”
然而有着时代局限的杜泽刚听完朱允熥的第一个要求,便是诚惶诚恐地从锦凳之上站了起来,满脸为难的劝道。
甚至他的心中已经在猜测朱允熥如此做的目的是不是想要遍寻天下能工巧匠为其制造什么专供玩乐的东西。
“哦!杜大人认为有什么不妥尽管说。”
对于杜泽,朱允熥还是非常能够包容的,毕竟朱允熥最是清楚技术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杜泽见朱允熥没有表现出厌恶甚至是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