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色未亮时便踏上前往皇宫的路途。
在康熙时期,主要部门有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詹事府以及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太医院、侍卫处、奏事处、銮仪卫、八旗都统衙门等部门。
每天大量的奏折奏章首先由内阁进行初步整理,分类。一般来说,涉及边疆战事、重大灾害、官员贪污腐败等紧急且重要的事件的奏折会被标注为“急”件,放在最上面优先呈递给康熙。而一些诸如例行汇报、一般性的民生问题等相对不那么紧急的奏折则会标注为“缓”件,放在后面。
康熙每日清晨 6 点,康熙准时起床,随后便开始在御书房审阅奏章。这些奏章经内阁大臣分类整理,急件如边疆战事、重大灾害、重臣突发状况等置于优先。康熙即刻批示急件,遇紧急战事等,迅速召集相关大臣商议对策。
8 点,康熙前往乾清门举行早朝。大臣们早朝通常在早晨 6 点开始,秋冬二季为早上 7 点前陆续到达皇宫,在乾清门东西向站好。早朝由康熙皇帝亲自主持,大臣们依次上奏各地事务及问题,康熙皇帝认真听取汇报后,作出决策并下达旨意。一般早朝会持续一到两个时辰。
早朝时,大臣们依据康熙对奏章的批示汇报讨论,落实决策,同时汇报早朝前的紧急事务。
早朝结束,康熙返回御书房继续处理剩余奏章,包括各地例行公事汇报(如户部税收、吏部考核等)、文化教育进展(礼部汇报)等。
内阁大学士们回到内阁办公处。内阁主要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奏章等。他们会对早朝中涉及的重要事务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为皇帝提供决策参考。内阁的工作时间一般从早朝后持续到下午,若有紧急事务,可能会加班至深夜。
内阁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通过文书传递。接收六部等部门的奏章,进行审议后提出建议,再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吏部尚书及官员们回到吏部衙门办公。吏部主要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升迁等事务。工作时间从早朝后开始,上午一般会处理各地送来的官员考核材料和任免申请。
吏部官员会仔细审核这些材料,根据官员的政绩、品德、才能等进行评估。
下午可能会召开会议,讨论重要的任免决定。若有特殊情况,还会派人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考察。一般工作时间持续到傍晚,若有紧急事务也会加班。
户部尚书坐镇,指挥下属官员处理国家财政事务。户部要管理全国的财政收支、户籍管理、土地赋税等。
上午,户部官员会统计各地的税收情况,核算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同时,户部还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合理调配财政资源。
礼部尚书主持礼部工作。礼部主管礼仪、祭祀、科举、外交等事务。上午,礼部官员会筹备各种重大的礼仪活动,如皇帝的祭祀大典、皇室的婚礼等。同时,礼部还要负责科举考试的组织和管理,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服务。
兵部尚书领导兵部官员处理军事事务。兵部管理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调遣等。他们会接收各地军队的汇报,了解军队的情况。兵部还要根据国家的战略需要,制定军事计划和部署。
刑部尚书坐镇刑部衙门。刑部执掌法律刑狱,处理各类案件的审判和刑罚。上午,刑部官员会审理各地送来的重大案件,根据法律条文进行判决。下午,会对一些疑难案件进行讨论,确保判决的公正合理。工作时间通常持续到傍晚,若有重大案件可能会加班审理。
工部尚书指挥工部官员在工部衙门办公。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水利设施、屯田、工匠管理等事务。
上午,工部官员会规划和监督各项工程的进展,检查工程质量。同时,会与户部协商工程资金的拨付问题。下午,工部会组织工匠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工作时间也持续到傍晚,在重大工程建设期间可能会加班工作。
除了六部和内阁,还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门。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在一些重大事务上具有决策权。通常在重要事件发生时召开,会议时间不固定。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是在重大决策上提供意见,其决策结果会影响到六部等部门的执行。
南书房是康熙十六年设立,康熙为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建立自己的班底而设。南书房的官员(侍讲学士等)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