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皇帝。朱厚熜在位早期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在壬寅宫变被宫女打捡回一条命后的他,移居西苑修道,此后长期不理朝政。从1542年到1566年,这24年时间他都没有上朝,期间只接见过三次朝臣。
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皇帝。他十岁即位,在位之初十年,前期张居正的主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在张居正死后,他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
嘉靖皇帝朱厚熜、隆庆皇帝朱载坖、万历皇帝朱翊钧连续后期不理朝政社会文化呈现出一些独特的情况。
这期间,昆剧发展显着。因为皇帝不管事,社会对娱乐需求大,昆剧受到更多关注。像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就是昆剧的代表作品之一。艺人们创作空间大,表演形式不断创新,越来越受欢迎。
文学方面,《金瓶梅》这类作品注重描写普通百姓生活,包括情感、欲望、琐事等,还有性文化的探讨,突破了传统。同时,出现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批判官场黑暗、表达民众心声的作品,小说蓬勃发展,题材丰富。
这一时期大臣们表现也出色,如海瑞,历经四朝,嘉靖时皇帝沉迷求仙不上朝,他冒死进谏。他在江南有不少政绩,深受百姓爱戴,被称为“海青天”。
还有太监陈矩,神宗时掌管东厂,权力大却不滥用,坚持原则,处理案件公正,备受敬重。
另外,徐渭是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汤显祖是戏曲家、文学家,着有《牡丹亭》。
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因劝诫朱厚熜不要沉迷求仙不上朝,遭诬告被关押 19 年。这段时间,朱载堉潜心钻研成为明代伟大的音律学家、数学家。在音乐上,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理论,解决了旋宫难题。在数学领域,他首次用算盘进行开方运算,研究出等比数列求解方法。
我们来看一看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与 1627 年登基,在位17年,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外有后金侵扰,内有农民起义不断,天灾频发,国库空虚。
崇祯帝即位之初,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力图重振朝纲。他勤奋理政,试图解决诸多问题。他性格刚愎自用,用人不当,错杀袁崇焕。
1644 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死前在衣襟上写下:“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无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发现崇祯帝遗体后,将其安葬在了原田贵妃的陵寝中。李自成安葬崇祯帝有其政治目的,因明朝统治近三百年,百姓对其有感情,妥善安葬能安抚百姓情绪,使其更易接受新政权。
新政权顺应天命,即承认前朝“失德”,上天将皇位“转让”给自己,向百姓表明自身地位合法且值得尊重。
后来清军入关,多尔衮为了笼络明朝旧臣、显示清廷对崇祯帝的敬意,将田贵妃的陵墓扩建成了皇陵,即后来的思陵。
除了登上皇位的十五位皇帝,还有不少在其他领域表现突出或引发争议的人物。
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周王,钟爱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大量阅读古代医典,编撰了《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众多草药书籍,朱橚也由此被公认为植物学家。
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乃郑王朱厚烷的嫡子,他对世俗权力毫无兴趣,却在历法和音律等领域展现出了超凡天赋。
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是当时世界音律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其理论领先西方约半个世纪,他也因此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这一理论为后来钢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对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他还着有《乐律全书》《律学新说》等多部着作。他将传统算盘改进为双排八十一档,凸显出卓越的数学才能。
在音律方面,他不仅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数理方法和全部理论创建,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乐器弦准和十二平均律律管;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着有历学着作《律历融通》,编制了《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求出了计算回归年长度的公式,其计算结果与现代高科技测量手段的结果相差甚微,他还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等。
在数学方面,他是世界上最早解答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并求解其它各项的人,最早变九进位为十进位,找到不同进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