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生现在还在忙工作的事情,等晚一点操作,林丽提醒她晚上十点前都可以操作的。他们公司的在线客服晚上十点下班。
客户又问她,刚才操作完了自己和孩子的保单现金价值贷款,但是上面显示1-3个工作日到账。林丽奇怪了,之前自己操作过,都是实时到账的,就问她有没有选择实时转账?客户说她没有注意到,因为有的位置字比较小。
林丽说:“1-3个工作日也没有关系的,说不定明天就到账了,刚好明天也是工作日。一般比较快到账的,选择了实时转账的,可以实时到账,晚上可能系统会慢一点。”
客户有些担心地说:“因为之前有朋友借了我们家的钱,现在年底了,说还没有钱还。然而后天要给我们家二宝申请学位,找了人申请一个学校的学位,需要钱办事。如果明天不到账就麻烦了。”林丽说:“原来是这样,可以等明天看到账情况再打算。”
客户突然问林丽:“你能不能借我钱呢?”
林丽当即就告诉她:“自己也没有这么多现金。”
客户追问:“能借多少?”高兴在旁边听到了,有些不爽,给林丽使眼色。林丽和客户说:“现在一般手里都不会留什么现金,都是放在理财产品和保险里了。”这个客户也笑着说:“那也是,那就看看明天到账情况再说。还想着如果你能先借点,就之后到账了还你。”
等客户挂了电话后,高兴就在那里说:“现在年底了,谁会轻易借钱?再加上大环境不好,都担心借出去钱要不回来。这个还不是小数目。她是不是本来就想和人家借钱,就说要保单贷款?然后各种借口,就是想要和朋友借钱,不用利息。”林丽也很讨厌那种喜欢占小便宜的人。
林丽说:“是的,这还不是重要的。主要是保险业务员如果和客户有金钱关系,就很麻烦。现在谁问借钱,都不会借的。毕竟有过前车之鉴。”
几年前,林丽就曾经借过给闺蜜一万六左右,当时闺蜜说要在林丽这里买重疾险,但是不够钱,让林丽先借钱,之后到年底发了项目奖金,再还给她。
那时候林丽一个月收入有四五万,也没有觉得这个钱多,就直接转账借给闺蜜了。就这样帮她办了保险。但是到了年底,闺蜜并没有提还钱的事情,林丽一直在忙着业绩,也忘了这个事情。
直到第三年五月份的时候,闺蜜说要退保重疾险,林丽才想起来她还没有还自己钱。然而闺蜜却因为曾经听林丽说过他们的佣金水平,要求返佣给她。林丽在刚入司一年的时候,曾经想过让闺蜜进来保险公司做,有和她聊过保险的佣金水平。
而且闺蜜知道林丽当时是主管,主管还有管理提成,她认为林丽及时返佣给她了,也不亏,还有管理提成。但是林丽认为自己服务她的保单也是有成本的。她拒绝返佣。
林丽告诉她,自己家也都是投保了这种重疾险,都在交,为什么要退保,这是保障终身的产品。闺蜜则认为这个产品有很多坑,险种捆绑,身故保额和重疾保额共用一个额度,认为不合理。其他公司的是分开的保额。如果共用一个保额,就不应该各个险种都收保费。闺蜜就坚持要退保。
林丽认为一码归一码,退保是退保,之前借钱的聊天记录发给闺蜜,闺蜜也不否认,而且还有转账记录。双方僵持不下,但是闺蜜只给她转了9600元作为还款,为此两人闹翻了脸。
之后,闺蜜还真的自己跑去了一个客服柜台悄悄退保了。等她操作完退保,运营督导给林丽打了电话,说:“这个女人真的太精了 ,还精打细算,说先退三张中的两张。因为这两张这个月到期,另外一张还有两个月到期,说要保到那个时候再操作退保。”
林丽说:“她退就退吧,已经挽留过了。”运营督导说:“我给客户打过电话,她就这么跟我说的,非常难搞的一个客户,在那里斤斤计较每一毛钱。我还和她说,你要退保,就一次性都退了吧,免得还要跑多一次客服柜台。”
对于闺蜜这神操作,林丽而又无法理解,两人之后再无交集。直到一年多后,林丽才从别人那里得知,闺蜜的老公因为癌症复发去世了,在去年底。难怪当时她会这么斤斤计较,而且还会出尔反尔。
过去,在林丽的印象里,闺蜜是个讲信用的人,而且林丽一直觉得安徽人是有担当的人。至少她身边认识的安徽人给人感觉还是比较靠谱的。
这个闺蜜是她曾经工作上的搭档。她们相识是在公司的平台系统,当时林丽做商业地产策划,每个月都需要从公司的市场部平台下载一些深圳市场的报告。而闺蜜当时在市场部,而且她已经在公司工作了三四年了。
林丽当时刚进这家地产代理公司,领导让林丽负责每个月找市场部下载市场报告,有次,在报告里一些数据不清楚的地方,她就问了市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