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讨论,说这款长期护理险的现金价值的结构其实类似增额寿险那种,前面五年十年现金价值比较低,买这种产品的客户主要就是为了操作退税的,多半也不会退保。
到了交清后,如果不需要保障了,退出来,客户也没有亏钱,在缴费期内都是可以获得退税的利益的,该薅羊毛的还是薅到了,保单里的钱也没有少。
林丽发现产品讨论一下,思路就清晰了,还可以更多地从客户的想法的角度去思考,推荐产品。她觉得还是挺好的。
林丽在早会后,又一对一发微信给了几十个年收入在20万以上的客户,认为他们来年都会有退税的可能性。其中一个自己原来的老客户,是个医生,他说已经买了,就是那种长期护理险每年2400元的。林丽有些诧异,看来这个客户身边有很多业务员。
这个客户以前是高兴的肾结石治疗时候的医生,在前面几年,他认识的保险业务员不多的时候,还是很积极主动地找了林丽。在她这里投保了两三个保单,都是重疾险和医疗险。
但是在他再婚后,他的两个孩子的保单都没有在林丽这里投保。好像说他老婆也认识有一些经纪公司的 保险经纪人。而且他们医院后来和另一家保险公司长期合作。如果员工投保,医院还有补贴,在工资上体现。
林丽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个主治医师,现在已经是副主任了。不过现在他也比较忙,职位上去了,各种活动也多了,不容易约到。
林丽感觉客户的忠诚度是比较难把控的,毕竟客户也是理性选择,对于自己有利的就会优先考虑。
她想着自己签的这两张税优险本来也是别的业务员先拓展的,只是凭着和客户的亲戚关系才获得优先考虑权。
到了年底,很多客户都是比较忙的。还有的人并不了解个人养老金账户和税优险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们并不在乎。
林丽的公司今年没有中标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养老金保险产品,他们公司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产品都是定期存款或者理财产品。林丽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都是开了其他家的银行的。她看到里面有保险。
陈喜经理这个月为了鼓励大家完成考核,还说明年他们公司就可以销售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保险了,让他们一定要留下来。那个每年元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产品,知道的人都会投保的。
不过林丽在网上看了下,目前有十多家保险公司都已经获得了第一批的销售资格,他们开拓了几十亿的保费,抢占了先机,累积的件数都超过75万件了。有同事质疑他们公司是不是进入晚了一些。
别的保险公司留存率高可能也与有这个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保险的销售资格有关。林丽他们公司业务员这一年其实还是不容易的。大家为了保住工号的有效,每个季度过考核真的是拼了老命。
林丽最近谈的客户有的是已经离职的业务员推荐的,他们商量了合作共赢,佣金到时候可以按比例分配。林丽比较熟产品,后续的售后服务她来。离职的业务员比较熟客户关系,他们可以合作。
这个业务员推荐的客户是她嫂子,之前俩宝宝都是在她自己名下成交的,每个孩子都有重疾险100万保额和年金险每年交5万,5年交。但是这个三宝因为是早产儿,目前已经过了半年,体检已经正常,有体检报告。
林丽给她也做了方案,让客户看看喜欢哪个方案。如果到时候要投保,就把体检的资料一起上传。
林丽一觉醒来,发现有个陌生客户自己投保了百万医疗险,虽然只有几百保费,但是林丽还是比较重视。客户选择的在线投保的这款产品是长期款,需要回访的。林丽看到客户没有完成回访。于是就发给她回访短信,让客户进去完成回访。
但是大半天过去,还没看到回访成功。林丽尝试着拨了客户的电话,她先介绍了自己,说明了打电话的目的。客户似乎是做生意的,林丽听到她那边好像有人在问东西价格。客户说让她等一下。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客户通过了林丽的微信认证,这时候林丽看到她已经完成了回访了。就告诉客户在哪里查询保单,后续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
有时候谈保险很容易,有时候也很难。完全就是看运气,看看碰到的是什么人,对保险的认知和看法。
林丽前两天成交的税优险,亲戚那张已经通过了,但是她女儿那张保单,虽然当时是修改了电话号码后才录单,但是公司系统里还提示了一个问题件。
林丽又去约了亲戚的女儿签名。本来上午十点就出来了问题件。当时她打了三次电话都没有人接。她想起那天签单时候听到亲戚母女俩对话,周六有个加班,去看其他学校晚会,学习舞台设计。这个亲戚的女儿是美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