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有工作人员给他们发当地的咖啡和茶点。可能由于那些咖啡加了炼乳,甜到齁,而且还是冰的。有的人不喝冷的,就没有要。
不过那个茶点味道还可以,是一种抹茶做的派。吃起来甜甜的。林丽他们也饿了,都在那里吃吃喝喝。这时进来一个穿着蓝色奥黛的女生,她会说中文。她说自己的工作就是来陪聊的。她接着说起来自己还是单身。
她不喜欢越南的男人,他们太小气。还说她谈过五六个男朋友。她想要嫁到中国。当时现场的人都被逗乐了。有人说让她在他们的人里挑选一个男人。结果她看了下说,他们中的男人不是太小了,就是太老了。
这个女生被问到多少岁,还问她怎么腰这么细?她说自己是91年出生的,他们当地的女生都很瘦。她自己因为还没有生孩子,所以腰比较细。而且她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平时一天最多吃一碗饭,其他餐就吃点青菜和汤。
她还说不喜欢吃中国餐,因为太多油和盐了。她说越南的餐饮是少油少盐的,他们吃习惯了,所以当地人都很瘦。而且他们当地的蔬菜都是不打药的。很多时候,从地里摘下来的菜不洗也可以直接吃。
大家听得很开心,她也说得很欢。有的人就说她就是来这里做脱口秀的吧,类似小品那种。她也说过一会会有讲解的人过来给他们讲玉石文化。
有同事在下面小声议论,这边的人结婚比较早,不可能30多岁还没结婚,这个女的估计可能都有好几个孩子了。只是为了制造氛围,随便侃的。
他们这边公务员那种最多就只能生两个孩子,普通民众则没有限制。林丽他们发现这个房间其实是临时搭建的,还有装修的味道。林丽掏出来口罩,还给了一个给身边的同事。她的客户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
林丽他们正在听着那个越南女生轻松地聊天,这时进来一个戴着耳机的男人,被称为是这里的经理。他后面还跟着一个胖胖的年轻人,两只手腕上各戴有一只闪晶晶的手表,左手中指还有一只祖母绿那种大戒指,脖子上一条大珠的紫玉链子。
看上去珠光宝气,肥头大耳的。当时秘书和林丽小声说,那手表假的吧,谁会这么显摆的?这个人一进来就被介绍是他们老板。
他一进来就大手一挥,说:“刚才的这个女孩聊天大家开心吗?”大家就回应说:“开心!”他就对着一个男工作人员说:“经理,让财务去拿300美金奖励她!”转头又介绍了下那个所谓的经理,说他是自己家从中国请来的首席珠宝设计师,年薪120万人民币。
但林丽看那个人的装扮更像销售或者保镖之类的感觉。可能也就是他们培训好的讲解员,未必就是真的珠宝设计师。这个经理穿着白衬衣扎着领带,而一般珠宝设计师的服饰都会比较标新立异或者有设计感,没有这么严肃。
林丽和秘书都戴着口罩在小声议论,是不是真的?秘书说肯定不是啦。感觉他也是个员工。老板的孙子怎么会轻易出来?
这个人中文有点小结巴,但是还算流利,他自我介绍姓李,叫李宝运,说这店是他爷爷的,他不是老板,只是总经理。
他爷爷曾经是几十年前抗美援越的中国军人,受伤后被他奶奶救起来,之后两人就结婚,在越南生活了。他爷爷做起了珠宝生意,很快就发展为当地最大的珠宝商。但是在越南,军方是最有话语权的。
华人在那边做生意有很多限制,有一段时间,越南反华情绪高涨,他们家在北部的专卖店受到破坏,被迫全部关闭。他说他们家在越南有很多产业,像房地产、珠宝、酒店、旅游等行业都涉及。
北部比南部要穷一些,动荡一些。他们很多产业都集中分布在南部。他们的产品设计和用料都是精挑细选,他接着说你们来了几天,不要看现在那些景点和购物的越南工作人员看上去友好,其实他们内心还是对华人不那么友好的。疫情后由于一带一路的带动,拉动了当地旅游。
他还提到当地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中国旅游团到芽庄旅游。当时晚上一个中国游客看到当地的那种黄包车也叫“客先死”,就是客人坐在前面,车夫在后面骑车。这种看上去很有特色的交通工具,但是安全性不行。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去坐。
当时这个游客事先和车夫谈好是3万盾游一遍芽庄海边,本来芽庄也不大。这个车夫也是干劲十足地跑了两个小时,等跑下来后,就和客人说3万人民币。这明显就是宰客嘛。随后这个客人就打电话到领事馆投诉。
这个车夫也不示弱,马上摇人,一下子把当地很多黄包车夫都叫过来,围住了中国的这个旅游团。而芽庄是没有领事馆的。胡志明市和河内才有领事馆。即使领事馆派人也要六小时左右车程才能赶到。
当地警察也是偏向于自己人的。这时候他说导游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