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的佣金也需要车险的佣金来冲抵的。林丽很耐心地给那朋友报价、发投保链接。
几天后,车险佣金已经发下来了。林丽就按税后的钱给她发过去了。她又在问林丽,他们车险不是发两笔吗,一笔扣税的,打入银行卡。另一笔隐晦的,不扣税的,进入一个微信公众号,自己还要去兑换出来的。
林丽就把这些都给她了,因为感觉单不大,如果是长期续,林丽也可以有考核的佣金。于是她做了这几个单。
这个同事还问林丽,什么时候,那笔企业公众号的车险额外佣金会发,车险税后佣金怎么算出来的?
林丽直接从公司系统,给她截图公司系统显示的扣费明细。这个同事看了后说,原来是这样,她看到有的车保费便宜,佣金才100多。她老公还问他,要不要这些保障?
林丽说,你自己也做过业务知道的,有的产品就是用来撑场面的,看着热闹,其实没有什么用,没有赚到什么佣金。建议她可以多介绍些寿险。
那个同事说他们家一个亲戚的孩子满月了,但是出生是早产儿,之前提示出生个头过小,不知道现在半岁了能投保吗?
林丽建议她再等等,最好3岁左右,已经恢复发育正常,不存在“发育迟缓” 的字眼,那就可以尝试投保。投保要提供宝宝的儿保手册、体检报告等。这个客户说好的,等孩子到时候年龄到了再投。
方玲给自己家孩子存了一份储蓄险,结果投保后,回访时她出了问题i件,她不懂得那个手机,是不是屏蔽了客服热线,导致没接到公司的电话。当时也没有察觉。等到八天后,公司突然下了个函件,说方玲的回访没有完成。
方玲因此还被扣了2分品质分。她觉得很冤枉,是她从业20多年来第一次。她其实是因为手机自动屏蔽各平台客服热线,导致她还没有回访成功。
方玲赶紧去完成。这还被同事们笑话她,自己家投保保单,居然回访没有完成。她很生气,自己就是被保人,公司为什么要回访,有什么好回访的?
说白了,回访就是公司 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不是对业务员的一项保护权益。方玲不明白有啥好回访,何况自己就是业务员。居然公司系统显示由于她没有在五个自然日内完成回访,导致被扣2分品质分。她很生气,打算犹豫期退保。
林丽和她说,你这个保单本来就是给自己存养老金的,没必要退阿,为这个置气不值得。扣了就扣了,下次记得回访呗。现在公司严格了,不管是客户的还是业务员自己买的都是要回访的。
方玲感觉很郁闷,自己投保还要被处罚。她又去公司申诉,几天后,还是维持原来的,公司认为,你自己的单都不及时完成回访,这种是什么心态?
没多久,方玲通过朋友介绍,做了一个客户的高额意外险,交20年保到80岁的那种。然而到了发佣金的当月显示扣除佣金。她很惊诧,赶紧找内勤一查,发现这个客户180天内有过退保,属于退保重新投保。客户退保的是在公司的电销渠道买的保险。可是代理人渠道根本看不到这些。
方玲就成了背锅的人。她更郁闷了,都想去建议客户犹豫期退保了,等过了半年再投保。她也尝试和公司申诉。他们的系统看不到客户在公司其他渠道买的保险的退保情况,但是公司不管这么多。
公司的电销网销、银保、代理人三个渠道的保单,如果是同一个客户 ,出现了退保的情况,要距离180天后才能重新投保,不然视为恶意契约,就是有可能劝别人退保后重投的可能性。
方玲气炸了。之后,她还是让客户退了。按照方玲的风格,无利不起早,对她没有好处,她为什么要做?于是她让客户先退了,反正还在犹豫期,保费全部退回来了。她也不缺这个几千块钱保费的单。
方玲自这两次后,她对保险的兴趣降低很多,尽管她做了二十多年了。她现在有六家连锁的餐厅,她主要精力都投那边了。她现在发现做实业真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还不用遭人白眼。
林丽也能感觉到方玲的变化。虽然方玲是她的团队长。但是现在他们组没几个人来早会。林丽不想被默默起码扣考勤的钱,就去打卡一下。
其他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都不想来早会。林丽也很纠结,要不要继续做下去?这天她在看书,突然看到之前自己买车的销售给她信息问她在吗?林丽就问什么事?这个销售问她有个百万住院医疗险是不是他们公司的,要给她介绍一个客户。
林丽当时还是很开心的,有人介绍客户。她就加了那个客户的微信。那个客户性格很活泼,她问百万住院医疗险怎么买?林丽告诉她在卖的百万住院医疗险有几款,要根据客户的健康状况来推荐。问她健康状况怎样?
那个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