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热闹了,文秀看了各种节目,感觉比他们刘庄的花样多,参与的人也多,更热闹一些。大奎的领狮子节目做的挺好,他先打一趟拳,再耍一把枪,他把枪舞得风生水起、神出鬼没,的确是武艺高强。接着是呼唤狮子,两只狮子蹦蹦跳跳,作出各种动作,不时赢得热烈的掌声。大奎看到了人群中的佩轩和文秀,他的节目一结束,就来跟他俩打招呼。文秀赞叹道:“大奎,你的功夫太高了!”大奎谦虚地说:“哪有真功夫?都是花架子。”佩轩正经说:“你的功夫可不是花架子,你的拳和枪都是真功夫,没有五、六年练不出来。”他当初是和大奎一块学拳的,他只学了一年多,就不学了;大奎则练了七、八年,他们大小差不多的,数大奎的拳练的最好。大奎随意说:“近两年也因为上学高考,没咋练拳,都落下了,近一段他们非要我领狮子不可,才又练起来。手脚没有以前灵活了,哈哈。”佩轩夸赞说:“你的功夫在咱们大小差不多这些人里,还是最好的,没人比得上。”大奎正经说:“大根哥,你如果一直练下来,你的功夫肯定比我好,你的悟性比我高得多,练拳也是需要悟性的。”佩轩摇摇头说:“不是的,你练拳的悟性很高的,我比不上。我手脚比较笨,技巧性的事我做不好。”文秀笑着说:“不错,你的手脚是够笨的。你要练拳,肯定比大奎差远了。”他们三个人说了一会儿话,佩轩和文秀就回家了,因为还要准备明天去上学的事。
到了家里,袁保六来了,他送来了一大袋炒好的花生,说让佩轩带到北京去,给他的同学们吃。因为这时候花生属于紧缺的副食品,买都买不到,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这么一旅行袋花生,专门炒好送来,难得的友情。佩轩留他吃晚饭,他说还要在找大奎,佩轩只好让他走。他歉意地说:“大哥,明天我有事就不来送你了,你这边有什么事就写信来,我照办就是。大哥、嫂子,再见!”佩轩和文秀把他送出门外,说:“再见!”
送走了袁保六,文秀和佩轩就开始一件件点要带着的物品,写在一张单子上,有就打钩,没有就空着,等准备好了再打钩。这样一项一项下来,都准备好了。还有一个布兜,专门装一些路上吃的东西。袁保六送来的花生太多,佩轩找了个不小的旅行袋还装不下,只好留到家里一小部分,他让文秀带走,文秀说家里有,已经给她准备好了带到安阳去。
都准备好了以后,文秀就放心了。她明天也要回安阳去上班,只不过佩轩是和华辰、顺泰去新乡坐火车,文秀是往东北方向,路过道口等地方去安阳。
没有多大一会儿,大奎的弟弟小顺就来到家里说:“大根哥,俺哥说让你和嫂子去俺家玩,保六哥来了,让你去陪,还说让俺嫂子一定去。”佩轩爽快地说:“好,小顺兄弟,我一会儿就去。”小顺走了,佩轩对文秀说:“我就知道袁保六走不了,大奎肯定要留住他喝酒,果然是这样。”文秀警告他:“你可不要多喝,明天还要去北京呢。”佩轩不在乎地说:“我知道,不会多喝的,你不是跟着我嘛,我还能多喝?不敢。”文秀不满地说:“你就给我装吧,谁管得了你?”
佩轩和文秀对妈说,他们去大奎家了,陪袁保六去了。妈也嘱咐他少喝酒,他认真地说:“我知道,妈,你放心吧,还有文秀跟着我呢,我不会喝多的。”妈听他这么说,就放心了,妈知道,佩轩干什么事一向有把握,他出去喝酒,几乎没有见他喝醉过,不是他酒量大,而是他心里有数,到感觉要喝多的时候就不喝了。
佩轩和文秀到了大奎家,先跟大奎的父母去说话,他和大奎是同辈,称呼大奎的父母叫大爷大娘,他向大爷大娘介绍了文秀,文秀也向大爷大娘热情打招呼。大爷大娘特别欣赏佩轩,也特别认可佩轩和大奎两人的亲密关系。佩轩和文秀去了,他们二老很高兴。大娘夸赞说:“我听说了,大根的媳妇特别懂事,还长得特别好,今天一见,果真是百里挑一,长这么好,比电影里的还好。哈哈,大根你爹娘好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媳妇儿,他们以后可是享不完的福了。”大爷也说:“咱家大根也有能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那可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听大奎说,你们俩给他帮了好大忙,让他的生意好了不少。”文秀客气地说:“大爷大娘,我没帮大奎多少忙,再说就是帮忙也是应该的,大根和大奎他俩跟亲兄弟一样,能帮的忙都会尽力的。”佩轩让大爷大娘一块去坐,大爷说他不能喝酒,说啥也不去。大爷大娘催着佩轩和文秀去坐,他俩只好来到大奎的屋里。
袁保六、大奎等几个人都在等着他俩,因为他俩去跟大爷大娘说话,也不能去催他们过来,只能等着。这天大奎定了亲的未婚妻寇银环也来了,在忙着做菜,凉菜都上来以后,就开始就位,佩轩让袁保六坐首位,他坚决不干,还振振有词:“你是大哥,理应你坐首位。”佩轩推不过,只好坐首位,两边分别是大奎和袁保六。文秀因为要去帮银环做菜,就坐在了靠外的位置,佩轩招呼大奎让把银环叫过来坐下,就开始喝酒,佩轩举杯说:“第一杯,大家过年好!”于是除了文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