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我说:‘咱们置办年货,咱俩在一起,你不让给你家买,你这不是对我不认可吗?我以后还怎么到婆家去?再说也花不了几块钱。’他对别人倒挺大方,对自己特别抠门,我跟他接触多了慢慢也学得抠门了。唉,一想起来就觉得气人。”
妈语重心长地说:“秀秀啊,到婆家比不得在娘家,说话办事都不能鲁莽,对女婿说话也要注意,不能想说啥就说啥。佩轩他是从过苦日子过来的,过惯了苦日子,省吃俭用惯了,你想给他买点东西要好好说,不能急,不能说难听话,知道吗?你从小生活无忧无虑,吃饱穿暖不成问题,你理解不了他,你要学会尊重他的习惯,慢慢改变他,要好话好说,不能不顺你的意你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给人家来一炮,知道吗?你是好意,佩轩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好好说了,他不可能不理解你,不可能不领你的情。”
文秀没想到妈说出来这么通透的话,她虽然没有像妈说的那样对待佩轩,但是她也应该对佩轩更软化一点,也许她软化一点效果会更好。像妈说的那样,佩轩不是不懂道理的人,他看的远,看的深,做事缜密,考虑长远。只是他总是不想让她为他花钱,这让她很不满意。因为她爱他,总想为他做点什么,想为他花点钱。再说她手里有钱,不是没钱。妈的意思是要讲策略,要温柔地说服他,这本来是自己的长处,可是现在自己反而不用自己的长处,而是用粗暴的方式,所以不容易达到目的。即使达到目的了,也是让佩轩不太痛快。妈的话提醒了她,让她清醒了许多。
文秀点点头,说:“妈说得对,我记住了。不过我也没有胡搅蛮缠非要他听我的不可。”
妈接着说:“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知道心疼女婿,他家现在条件一般,你应该多帮帮他。不过呢,你要多动心眼,讲出来让他拒绝不了的理由,让他高高兴兴地接受,这不是更好吗?”
文秀辩解说:“妈,你不知道,他就是不想接受我帮他,他说他每月有二十二块的助学金,足够他花了,甚至花不完,所以他就不要我的钱,一点都不要。他还说:‘秀秀,你现在挣了钱要给爸妈多花一点,以后你成家了,有自己的小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多了,为爸妈花钱的机会就少了。趁现在你没啥负担,挣了钱多给家里,为家里多做点贡献。’他这么说,我想也对,所以呢,妈,这些钱都给你,花到家里,也算是我孝敬爸妈的一点孝心。”
妈妈意味深长地说:“佩轩一个月二十二块钱还花不完,真是够节俭的,不容易呀。何况北京是大城市,东西还可能贵一点,他肯定是省吃俭用,什么都不舍得买,也难为这孩子了。”
文秀一想,是这么回事,二十二块钱,除了吃饭还能剩下几块钱呢?他说吃饭需要十四、五块,也就剩没几块钱了,一个月这几块钱还花不完,要剩下几块,也不知道他怎么过的。想到这,文秀心里一阵好难受。心想,自己手里这么多钱,却给不了他,怎么办才好呢?她知道他很节约,可是也无能为力。
妈又对文秀说:“你的这些钱我也不要,你爸爸的工资不低,咱们一家都花不完。我给你保管着这些钱,你要用的话,随时可以来拿。你自己也不能不舍得花钱,趁年轻,该买新衣裳要买;年轻时候不穿,还什么时候穿?这么好看的妮儿,穿的土里土气的,让人家笑话。”
文秀不以为然地说:“妈,我又不是没定亲,我已经是有婆家的人了,再打扮得花枝招展,会让人家说三道四的。我穿戴庄重得体就中了,不能显得太艳丽,会招惹是非的。”
妈郑重地说:“妈的意思也是这样,穿戴不能不庄重,妈的意思是要舍得穿,你现在有这个条件,年轻时候不穿,以后会后悔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也就算了,咱现在有这个条件,不穿可惜了。你打扮得体好看,也给婆家长脸,人家会说:‘谁家的媳妇儿这么好看啊?’婆家也脸上有光。”
爸爸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她们娘俩说话,这时候开口说:“秀秀,你长大了,也定亲了,按说我们也没什么可操心的了。不过呢,外面的世界很热闹,佩轩在北京上学,你也在安阳工作,都是大城市,各色人等都有,时间长了,心里也许会有想法,也属于正常,只是心里要明白,好人坏人要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要明白。现在的社会是非善恶都混淆了,但是自己时刻要警惕,不能迷失。”
文秀听了,似懂非懂,不解地问:“爸爸,你说的我听不明白,什么意思啊?”
爸爸解释说:“我的意思是说,你和佩轩走到这一步不容易,要珍惜,你们俩都是好孩子,但是好孩子也不是都能过上好日子。你现在干的不错,还发了这么多钱,你这半年时间混得风生水起,可是不能改变初衷。爸爸看得出来,佩轩是个穷孩子出身,虽然去了大城市,初衷并没有任何变化,他的本质不会变,以后永远会是一个懂感恩、重情义的人,他不会对你不好的。你看他,依然是很朴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