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到了崔琰景手里,假如他有心,是可能做到颠倒黑白的。
徐公公显然也赞同,他甚至在想,让赵县令受到嘉奖的皮影杀人案流传那么广,真的不是有人故意放出消息吗?
大理寺每天要复核那么多案子,奇诡残忍的不少,为甚么只有“皮影杀人案”传播甚广?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烦躁。
他俩虽然是天子近臣,可一个太监,说到底只是奴才;另一个品阶又低。对上家族日渐衰落的赵县令也就罢了,真对上一个圣上很喜欢的大臣,结果就不可预测了。
“可是,魏家做出这样惊世骇俗的事情,崔少卿真的会帮他们吗?”徐公公明显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魏家如此嚣张,难道不就是仗着背后有人?”李校尉想的却是,如果崔琰景真是魏家的保护伞,这次不彻底扳倒,他们只怕同样会遭到报复。
两人意见不一,僵持住了。
江听澜打量着两人脸色,略一思索,道:“如今确实很难判断魏家会走哪个方向,东和西都有可能。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合不合适?”
“娘子快说。”二人异口同声道。
江听澜道:“兵分两路。一路让县丞带着衙役往西搜寻,他们熟悉这边的地势,又有和西戎部落打交道的经验,做事有分寸,应当不会出岔子。”
徐李二人都点头:“娘子说的有道理,另一路呢?”
“二位贵使这次来清水县,原本只是为了传旨。现在任务已经完成,理应回京复命。”江听澜道,“至于清水县发生的事情,二位没有权限处置,不如回京禀报圣上,交由刑部负责。”
按正常流程,案子会先到大理寺,但他们身负皇命,完全可以不按正常流程走。
交由刑部,他们也正好可以脱身。
两人大喜:“娘子聪慧!”
江听澜笑笑:“如果轻车简从,二位定能很快回到京都。”
反正 比一大家子拖家带口走得快。
“娘子说得对,此事不宜耽搁,得马上出发了。”李校尉用力点头。
就怕魏家也派人先去报信,让崔琰景有了准备,他们要抢在魏家前面回京。
徐公公看向江听澜:“可是,娘子你……”
他们可以快马赶路,江听澜只怕吃不消。
“我这一去京都,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江听澜眼眶微微泛红,“阿娘刚走我便离开已然是不孝,至少让我守满七日再出发,二位看可以吗?”
她这要求已经很卑微,谁都不能说不可以。
“那我留下来,等娘子一起。”徐公公道,“李大人自己先回去?”
李校尉不太愿意,欲言又止。
“怕是不妥。”江听澜察言观色,主动道,“山高路远,还是二位同行有个照应的好。且这案子不小,到了刑部,只怕也需要二位互相印证才行。”
她说的也有道理,二人为难起来。
“等我出发,路上应该已经安全了。”江听澜继续道,“实在不行,我还可以请护卫相随。”
她这话提醒了两人,徐公公朝李校尉使了个眼色,李校尉道:“既如此,我们先替娘子将护卫找好再出发,我要亲自确认,确保能够保护娘子才行。”
江听澜猜皇帝是让他们跟自己一同上京,如今情况有变,也得安排人在身边看着才放心,因此也不拒绝。
时间紧,两人当即便出门去雇护卫。
不多时,二人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长相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
“真没想到,清水县竟也有镖局。”李校尉一见到江听澜就感慨,看起来心情好了不少。
“是有一家。”江听澜看看他们身后的人,道,“只是,好像没听说有女镖师?”
“这位娘子刚进镖局不久,旁边是她阿弟,在镖局已经两年。”徐公公谨慎一些,靠近江听澜问,“娘子可见过?”
江听澜点点头:“是有几分眼熟。”
“那便没错了。”徐公公这才解释道,“这对姐弟的家人被歹人害了,只剩下两人相依为命,互相都不放心对方,刚好姐姐也学过一些武艺,便跟着弟弟一起做镖师。往往需要镖师护送的人中,大多是老弱妇孺,有位娘子跟着会方便许多。据他们总镖头说,这位娘子进镖局后,专门来找她的主顾还不少……娘子你先过过眼,要是满意,就定下他们;若是不满意,再另外找。”
姐弟俩这才上前行礼并简单自我介绍,姐姐叫安娘,弟弟叫阿胡。
两人话都不多,打完招呼便站到一旁,眼睛也不乱看,显得很稳重。
李校尉补充道:“这家镖局的总局在京都,我跟他们总镖头打过交道,应当是靠谱的。”
“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