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章 签合同
卫老头带有几分炫耀的说:“就在刚刚!黄大人刚走呢。”
庄老太见卫村长没应,有几分忐忑的问:“流儿他二爷,这条子可批得?”平时小事就算了,这烧窑可是大事,她怕出了变故,人家黄主簿可是付了一百两呢。
“批,批,批,批得!这是大好事呀!”卫村长高兴的连手里颠着的孙子玩闹都停了。只顾得上追问奚宝意:“小意,你要批多大的地?这建烧窑你要多少人?”
奚宝意想着前期先不用投入太多,只说先要四亩。人的话那自然是建的越快越好,每人出50文一天工钱。工资日结,只是不包吃住。
村长连连说好,当下便拿了图纸来让奚宝意画了一处。
北面是宗祠,西面是田地,东面地势高,上山挖土不便。
奚宝意最后选了南面的一大片空地。四面八方都空旷的很,将来想要扩建也很方便,而且烧窑修在这里也不会打扰别处的人家。
选好了后,村长说一会儿他就去村里通知招人,明天就可以开始修建,他明天早上就去县里报备!
又问奚宝意招人有什么要求。奚宝意只说建烧窑的话,她只要十七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年。至于烧窑招人则先不急,建好了烧窑再说。
卫村长交代她先去宗祠那边等着,就立马出了堂屋,把孙子交给了宋果,然后又拿着他的小铜锣。一路敲出了门,挨家挨户通知去了。
事发突然,村里人只听见村长说村里招工,要十七到三十的青壮年,去宗祠集合,先到先得。
秋收刚完,这时候家家户户的劳动力都闲着,一听这话忙不迭的前往宗祠,毕竟谁又会嫌弃钱多呢?
不只是青壮年,甚至一些爱凑热闹的妇人和一些想混水摸鱼的都去了,一时间宗祠又堵的水泄不通。
人前的奚宝意有些惊叹,黑山村别的不多,就是山多水多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