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紧张的气氛,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场较量的最终结果 。
在林恩灿表明态度后,消息迅速传遍全城。百姓们得知太子要严惩哄抬粮价者,心中燃起希望,纷纷自发来到那些囤积粮食的富豪家门口,恳请他们降低粮价。
一大清早,县城里最有名的富户王员外家门前就聚集了不少百姓。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对着紧闭的大门作揖道:“王员外,您就行行好,把粮价降降吧。孩子们都饿得直哭,我们实在买不起高价粮啊。” 话音刚落,周围的百姓们也跟着附和,声音中满是无奈与期盼。
人群中,一位年轻母亲抱着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王员外,您家里粮食多,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每天都在为一口饭发愁。太子殿下都发话要整治粮价了,您就顺应民心,给大伙一条活路吧。” 孩子在母亲怀里有气无力地呜咽着,这哭声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在场每个人的心。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百姓赶来,将王员外家围得水泄不通。大家虽未喧哗吵闹,但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与此同时,其他富户家门口也上演着类似的场景。百姓们言辞恳切,诉说着生活的艰难,恳请富户们能体谅他们的处境。有的富户被百姓的真诚所打动,开始动摇;有的则在众人的劝说下,担心触犯众怒,也不得不重新考虑粮食价格。
在这场自发的行动中,百姓们的团结和坚持,让整个县城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给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富户们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一场关乎民生的价格博弈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
百姓们满怀期待地站在其他富豪家门前,恳请他们降低粮价,可富豪们却紧闭大门,无人敢率先降价。
张员外家的管家站在门口,满脸为难地对着百姓们作揖:“各位乡亲,实在对不住,不是我家老爷不愿降价,只是这天下商行放出话来,谁敢私自降价,以后就别想在这行里混了,还会有性命之忧,我们实在是害怕啊。”百姓们听后,一片哗然,愤怒与无奈交织在众人脸上。
李员外家的大门缝隙中,传出他颤抖的声音:“乡亲们,我也知道你们日子艰难,可我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悬在这上头,天下商行势力太大,我要是降了价,他们肯定不会放过我,还望大家体谅体谅我。”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愤怒地喊道:“你们就知道怕他们,可我们老百姓都快饿死了,你们怎么就不体谅体谅我们!”
钱员外家更是大门紧闭,毫无回应。百姓们在外面焦急地呼喊:“钱员外,您就行行好,开开门吧,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然而,屋内一片死寂,没有丝毫动静。
百姓们又气又急,却也无计可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难道就这么任由他们欺负,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太子殿下都出面了,这些富豪还是怕天下商行,这可怎么办?”百姓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无助,他们望着紧闭的大门,心中的希望渐渐变得渺茫 ,但他们仍不愿放弃,继续守在富豪家门口,期盼着能出现一丝转机 。
人群中,一位叫阿福的年轻百姓,看着大家失望又无助的模样,心中一狠,决定去找太子殿下。他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来到太子落脚处。
守卫刚要阻拦,阿福连忙喊道:“我有重要的事要告诉太子殿下,是关于粮价和那些富豪的!”守卫见他神色焦急,不敢耽搁,连忙进去通报。
不多时,阿福被带到林恩灿面前。他“扑通”一声跪下,急切说道:“太子殿下,求您为我们做主啊!我们去那些富豪家求他们降价,可他们都不敢。说是天下商行放话,谁敢降价,以后就别想在这行混,还会有性命之忧,他们害怕得很,根本不顾我们死活!”
林恩灿听完,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怒色:“这天下商行,竟敢如此猖獗!”一旁的林牧也气得握紧拳头:“哥,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林恩灿沉思片刻,对阿福温和地说:“你起来,此事我已知晓,你回去告诉乡亲们,莫要着急,本太子定会让这些奸商得到应有的惩罚,还大家一个公道。”
阿福离开后,林恩灿转头对灵狐和灵雀说:“看来,这天下商行的威胁,成了降价的阻碍。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既能解除富豪们的顾虑,又能狠狠打击天下商行的嚣张气焰。” 灵狐摇着折扇,思索着说:“殿下,或许我们可以先暗中保护那些愿意降价的富豪,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再逐步揭露天下商行的恶行,让他们失去威慑力。”
林恩灿微微点头,眼中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