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太平,如今百姓有难,你们就该挺身而出,共渡难关!
- 富户乙(小声嘀咕):殿下有所不知,我们的家底也不厚实,借出粮食,往后自家生意怕是难以为继。
- 县令(战战兢兢,赔着笑脸):各位,太子殿下都亲自过问此事了,咱们还是得想想办法。这要是百姓一直闹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 林恩灿(眼神一凛,看向富户乙):生意难做?难道比百姓的性命还重要?你们若肯慷慨解囊,本太子定会铭记,日后也会在朝廷为你们美言。可若是一味推诿,别怪本太子不顾情面。
- 富户丙(犹豫片刻,开口说道):殿下,不是我们不愿帮忙,只是这借出的粮食,何时能还?我们也得为自家生计考虑。
- 林牧(拍案而起):你们还想着回报?百姓受苦时,你们就该无条件伸出援手!待此事平息,朝廷自会有妥善安排,还怕这借出的粮食没着落?
- 富户甲(面露犹豫,看向其他富户):这……既然殿下都这么说了,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只是不知这借粮的具体数量和归还期限,还望殿下明示。
- 林恩灿(靠向椅背,神色稍缓):具体数量,会根据百姓受灾情况和你们的家底合理安排。归还之事,朝廷会给出明确方案,绝不会让你们吃亏。但前提是,你们得先顾全大局,解百姓燃眉之急。
富户们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眼神,大堂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林恩灿锐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那目光仿佛能洞悉每个人的心思。
终于,富户甲咬咬牙,站起身来,拱手道:“既然太子殿下如此重视,为了百姓,也为了这一方安宁,我愿借出五百石粮食。”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要知道,五百石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富户甲在县里虽家底殷实,但如此慷慨,也实属难得。
林恩灿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色:“甲员外深明大义,本太子记下了。日后定不会亏待你。”
富户乙见状,也不甘示弱,连忙起身说道:“殿下,我愿借出三百石。”
其他富户见状,也纷纷表态,尽管借出的数量有多有少,但在林恩灿和林牧的威严与劝说下,都愿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一会儿,便凑齐了两千余石粮食。
林牧看着这些承诺借粮的富户,心中稍感欣慰,但仍严肃地说道:“各位今日的善举,百姓们定会铭记。但若是日后发现有人暗中囤积粮食、哄抬物价,即便他是皇亲国戚,本皇子也绝不姑息!”
富户们纷纷点头称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林恩灿趁热打铁,对县令说道:“你即刻安排人手,将这些粮食分发给受灾百姓。务必做到公平公正,每一粒粮食都要送到百姓手中。若有克扣贪污,定斩不饶!”
县令吓得连连称是,忙不迭地去安排分发粮食的事宜。
林恩灿又转头对林牧说:“牧儿,借粮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天下商行的问题,让粮价彻底稳定下来。”
林牧点头,眼中透着坚定:“哥,我明白。我这就和灵狐、灵雀继续调查,早日揪出他们的罪证,将幕后黑手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县衙外的百姓们得知富户们愿意借粮,顿时欢呼雀跃。一位老者满含热泪,跪在地上,朝着县衙的方向叩拜:“太子殿下英明,真是我们百姓的大救星啊!”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感恩之声此起彼伏。
而在天下商行内,大当家得知林恩灿插手此事,并且成功说服富户借粮,脸色阴沉得可怕:“这林恩灿,真是坏我好事!看来,我们得加快行动了……”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似乎在谋划着什么新的阴谋 。
林恩灿目光坚定,大手一挥,朗声道:“不用借,我买!”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林牧眼中满是诧异,不禁出声问道:“哥,这是为何?借粮能解燃眉之急,还无需动用太多钱财。”
林恩灿神色沉稳,耐心解释:“借粮虽快,但终究是人情,百姓会觉得亏欠。用买的,既能让百姓有尊严地度过难关,也让富户们安心,日后不会因借粮之事产生纠纷。” 林牧听后,恍然大悟,心中对兄长的远见卓识深感佩服。
林恩灿随即唤来灵狐,此时的灵狐已化为人形,一袭青衣,风度翩翩。林恩灿郑重吩咐道:“灵狐,你速去县衙,告知众人,谁拿出粮食,都仔细记着账,届时到我太子府取钱。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