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灿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趴在书案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带来一丝温暖。他揉了揉眼睛,才想起自己昨晚在批阅奏章时睡着了。
看着眼前凌乱的奏章,他不禁有些懊恼,不过很快又振作起来。他迅速整理好奏章,心中想着:“这些梦境虽然美好,但终究只是梦。想要让国家真正变得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
他唤来侍从,简单洗漱后,便带着奏章前往御书房,准备与父皇详细商讨奏章中的各项事务,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度而努力奋斗 。
皇子林牧一大早就来到了太子的东宫,本想着和太子哥哥好好聊聊昨晚宫宴上的见闻以及对未来修仙和治国的想法。他脚步轻快地走进东宫的庭院,却只见太子林恩灿正神色匆匆地往外走。
林牧赶忙加快脚步迎上去,却还是晚了一步,只能看着太子哥哥的背影。他满心疑惑,转头问太子身边的侍从:“这是怎么回事?太子哥哥怎么这么着急?”
侍从恭敬地行了个礼,回答道:“回禀皇子殿下,是皇上派人来传旨,让太子殿下即刻前往早朝。”
林牧微微皱眉,心中有些失落,原本的计划落了空。不过他很快又释然了,他深知太子哥哥肩负着国家未来的重任,处理朝政乃是重中之重。他对侍从说道:“我知道了,你快去吧,别耽误了太子哥哥的正事。”
待侍从匆匆离开后,林牧在东宫的庭院里踱步沉思。他想到昨晚宫宴上众人对修仙界和凡间事务的热烈讨论,又想到太子哥哥开始参与批阅奏章,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他也希望能为国家和修仙界做更多实事。
“我不能只是在一旁看着太子哥哥忙碌,我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在合适的时候为他分担。”林牧暗自下定决心。他决定今日便去藏书阁,查阅更多关于治国理政和修仙界历史的典籍,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想到这里,林牧转身离开东宫,朝着皇宫的藏书阁走去。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昨晚宫宴上的画面,那些关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
太子林恩灿步伐稳健地踏入朝堂,一身华服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他神色专注,眼神中透露出与往日不同的坚定与自信。早朝的大臣们纷纷向他投来目光,有的带着期许,有的则带着审视。
林恩灿微微点头向众人示意,随后快步走向皇上所在的方向。他身后的侍从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叠奏章,亦步亦趋地紧跟其后。
来到皇上林雨的御桌前,林恩灿双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声音洪亮而清晰地说道:“儿臣叩见父皇。”
皇上林雨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温和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微微抬手说道:“平身吧。”
林恩灿站起身来,侧身示意侍从将奏章呈上。侍从恭敬地将奏章放置在皇上的御桌上,每一个动作都谨慎而规范,生怕有丝毫差池。
皇上林雨的目光落在那叠奏章上,微微颔首,对林恩灿说道:“恩灿,昨夜批阅奏章,可有什么想法?”
林恩灿挺直腰杆,有条不紊地回答道:“父皇,儿臣仔细研读了奏章,对于江南水患一事,儿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派遣水利专家前去勘察,制定疏通河道的方案。同时,应立即调配附近粮仓的粮食,以备赈灾之需。此外,还可组织当地民众参与河道清理工作,给予他们一定报酬,如此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解决部分百姓的生计问题。”
众大臣听闻,纷纷交头接耳,对太子的见解暗自点头。有的大臣小声议论道:“太子殿下果然聪慧,考虑得如此周全。”
接着,林恩灿又针对官员任免和边境贸易等奏章内容,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逻辑清晰,分析透彻,提出的应对策略有理有据。
皇上林雨认真倾听着,脸上不时露出满意的神情。待林恩灿说完,皇上看向台下的大臣们,问道:“众爱卿对太子的见解有何看法?”
一位身着一品官服的老臣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太子殿下的见解独到,思虑深远。老臣认为这些提议切实可行,若能施行,定能解决当下诸多难题。”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表达了对太子的认可与支持。朝堂之上,气氛热烈而庄重,大家围绕着奏章中的事务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
早朝的大殿内,气氛庄严肃穆,阳光透过琉璃瓦的缝隙倾洒而入,在地面上勾勒出一道道金色的光影。太子林恩灿身姿挺拔地站立在众人之前,他的五官仿佛是由上天精心雕琢而成,完美得近乎无可挑剔。
他的面庞轮廓分明,线条刚硬中又带着几分柔和。剑眉斜插入鬓,犹如两片锋利的柳叶,英气十足。眉下,一双眼眸深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