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很快便临近年底。m.aiqqx.com
在高速发展的时候,每个工厂都在飞快发展,这时候不发展就要被抛弃。
现在跟不上队,两三年后就要面临破产,然后抛售变成人民企业。
不过周丰年主持关注的几个行业,无时无刻不在这个时代的前沿。
哪怕他管的很少的华夏工具机厂,到现在为止依旧是亚洲第一重工,年产值保持在两亿美元左右。
虽然追赶不上神州计算机厂,但也算国内第二,远远的把第三名甩开。
这两个厂将其他厂甩开的根本看不到追上的可能;技术的积累但凡落后一代,就会慢慢的落后两代甚至三代的差距。
个体户也慢慢多了起来,第一口吃螃蟹的独不了多少,四九城年初那会个体户顶多,近百,现在至少有两三千。
不过周家几兄弟的生意,依旧是日进斗金。
周卫田的两家饭店,十一月的收益都快有两万了,两口子算完帐后高兴的喝了两杯。
周家安的制衣厂的净收益都超过四万,一整年下来他赚了四十多方。
他都想搬到四九城郊区,直接建一个制衣厂;现在周家安这个赛道是独道,
没人和他抢生意。
国营制衣工厂虽然人多机器多,但他们不会生产这种涉嫌资本主义倾向的衣服,万一出了事厂长兜不起。
其他个体户没有买机器的实力,而且也雇不了那么多人。
周家安是背后有人护着,直接买了机器,然后什么流行生产什么;他还不自已买,全部卖给二道贩子,让他们去处理。
省心又省力,还没人跟他们抢这个赛道。
周家安还打算等政策稍微开放后立刻扩张,到时候他们厂生产的衣服,能卖遍华北和东北。
不过今年赚钱最多的还得是周老汉,前两年洪家村的化肥厂打算扩大生产,
于是向村民集资买机器和生产线。
周福贵当时投了几十万,直接将分红占比从7%提升到10%。
而洪家村的化肥厂今年几乎卖向整个燕河省,仅仅是跟着沾货运光的宋卫南,今年都从化肥厂赚了两万多。
化肥品质好,生产技术几乎是世界一流,而且周福贵还特别听周丰年的话,
赚两年的钱全部用来扩大生产,第三年再分红。
像这样一个村集体的工厂,几乎卖遍一个省的化肥厂,全国也没有第二个。
很多种原因,才让化肥厂今年赚了九百七十多万。
全部拿出来分红给洪家村每一户村民,单单周福贵一个人分了九十七万。
洪家村分红最少的一户,都分到了九万,一个村集体工厂,让整个村都变成十万富豪」!
在分红的第二天,洪家村便大肆的杀猪杀牛,举办全村宴席;洪长善还希望周丰年能回来一趟,让他在全村宴上给大家讲话。
要是没有周丰年,就没有他们洪家村今天这个富裕的局面。
不过周福贵给周丰年打电话那会,他正忙着带学生制造机器人呢,所以直接拒绝了,不过周丰年答应年底过年会回去一趟。
他也有好几年没回去了,都快忘了洪家村是什么样。
洪家村的事,不仅惊动了公社和乡县书记,就连四九城的报社都争先报导。
化肥广不怕曝光,发展的一切过程都合法合理,是他们从一个小工厂慢慢发展起来的。
连最高的领导都知道这件事,给周丰年打电话询问这件事。
领导还在想着全民共同富裕,结果四九城旁边的一个村子已经实现了?
四九城内万元户都没多少,洪家村分红最少的一户都拿了九万元。
在得知详细情况后,领导也叹了口气,他明白洪家村是个特例,其他地方几乎不可能复制。
毕竟不是每个村都有华夏最顶尖的科学家帮忙,以周丰年的能力,让几个村暴富起来,还真没什么难度。
洪家村一时间上了好几次报纸,现在洪家村化肥厂都不雇佣本村人。
文息底佣外村人。
本村青壮年被洪长寿召集起来组织民兵训练,不想上工还不想保护村集体产业?那别享受村子红利了。
洪长寿和周福贵这一批算是洪家村最有威望的,他们商议决定的事情,甚至能将村民赶出洪家村。
这件事反抗不了,以后化肥厂就雇佣外村人,然后本村人组织民兵训练。
外村人也没什么不满,给的工资不低,至少向城里工人看齐,这就让三水公社的壮劳力,都往洪家村化肥厂赶来。
也算是间接帮助其他村致富了,以前村里人十分期盼能进城打工;现在不用去城里,就能拿到和城里一样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