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吧?不够的话我给你们拿点,春花你也办停职留岗吧,卫南一个人估计跑不过来...」
周丰年开口说道,那几十块钱没必要挣,而且他家还三个孩子,也不能一直拜托邻居。
不如忙的时候去帮忙,等宋卫南出车后就留在家里,
周春花点头道:「钱应该够了,上次爹给我们留了点,买两辆货车肯定够。」
只是买完车后,他们的积蓄就要花光了;不过以后还能赚回来,周春花和宋卫南就没说什么。
「干运输有多挣钱,卫南你也知道,要是干的好的,你们估计五六年就能组建一个车队,到时候你们就是车队老板。」
听到周丰年这番话,周春花和宋卫南脸上都露出笑容。
不过运输的个体户还没出现过,他们有些担心,不过周丰年摆摆手让他们放心,这时候去办的话都能办下来。
这时候正是个体户野蛮生产的时候,见到有钱赚后一窝蜂的涌进来;再过几年,就会变成十人九下海的局面。
他们要是办不了,让公社或者洪家村开个证明,有集体站台后办个体户也方便一些不过得趁早,到了明年,公社这个集体就不好用了;明年全国八成的公社,都要瓦解,实行包产到户。
只有三水公社和洪家村这种富裕的集体,才不会瓦解。
解决了四妹的事情后,中午也留他们吃了顿饭,
至于运输卡车,那就更好说了,周丰年刚好认识一汽那边的人,问一下就能让宋卫南买两辆计划外的卡车。
八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放假,回家休息或者干点别的。
不过周丰年的这三十名学生,依旧在跟着学习。
周丰年这个老师两头跑的情况下都没喊累,而且依旧愿意教他们,这时候他们要是喊累想要休息,估计会有一堆人想要替换他们。
罗建业也在拼命追赶学习,每天从周丰年那里回来后,继续点灯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才睡下。
有两次罗德昌和妻子放假回来,就跟罗建业打了声招呼,随后父子俩几乎一天没说话。
罗德昌倒是想跟儿子聊聊,不过看到罗建业那么努力的学习,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只好拿了壶热水送过去,让他在学习的时候别渴到。
这么努力的学习,加上周丰年开的小灶,以及同学们都在帮他,罗建业也渐渐追赶上来。
虽然才跟着学了不到三个月,但课上讲的东西,罗建业已经能慢慢学懂了。
周丰年计划看年底就开始带他们制造工业机器人,顺利的话明年就拿出成果。
他也没想到,招的这三十名学生这么努力,讲课的进度都快了许多。
周显阳的变化也不小,上次和周丰年谈完后,仿佛一下子找到奋斗目标之前周显阳虽然也在四处努力,但更像打一枪换个地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兴趣来了就干,干完了就结束走人。
拉两个堂哥卖炒货零嘴是这样,带人帮政府单位建设网站也是这样,获得点成就感,就没什么兴趣。
现在却不一样了,周显阳找到一个十分难实现的目标,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有着数千个关卡的游戏,能让他玩上许久。
周显阳依旧带人给政府单位建设网站,只不过他们现在隔段时间就回访,询问需不需要网站更新或者维护什么的。
维护关系很重要,不能做完就不管,他们也收了那么多钱。
周显阳还见神州计算机厂制造出一个数码摄像机,能将拍的照片转换成电子数据,上传到电脑中。
于是他便找关系买了一台,然后再专门拍照帮助各个政府单位的网站维护更新。
领导和单位照片那一栏,换上照片后效果好不少,而且周显阳这么做又不收任何钱,让当初同意给他活的干部们,都心生好感。
以后有机会的话,还会和周显阳合作。
周卫田的饭庄也开了第二家,位置也不错,来的客人不少;直接让他们的收入千都右希望第一饭庄的口碑是越来越好,周卫田的厨艺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两口子会经营,排队等一会也值得。
过两年经济体制还要改,到时候个体户的权限更大,他们能雇更多的人,就能将这种小饭店改成连锁酒楼。
然后再向链锁餐饮发展,最后慢慢成为餐饮界的巨头。
一步先步步先,现在四九城内的个体户饭店不止第一饭庄一家,但大部分客人还是习惯在他们这里吃。
宋卫南和周春花也买到了两辆卡车,现在已经跟洪家村的化肥厂谈好运输合同了。
就四九城和燕河省,按路程距离和运输多少算钱;周福贵虽然不能明着偏袒自家女婿,但照顾一下还是可以的。
何况走卡车运输比火车包厢便宜多了,又不是长距离运输,最远的也没出燕河省。
就算周福贵照顾自家女婿,化肥厂每季度依旧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