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胜在远处看着她们两个越聊越畅快,不由心痒,隔着老远问了一句,“你二位在聊些什么开心的话题啊,也不与我们分享一下?”
旁边那两人也表示出此意。m.moxiangshu.com染墨和胡玲相视一笑,然后快步上前,准备把方才研究的返回小镇事宜跟他们商量一下。
三人闻听后,暂未作声。染墨看向擎胜,问他觉得如何。擎胜淡然说了一句,“听你的。”他待哪儿都无所谓,但有一条标准不说染墨也知道。
胡玲也问吴少想法。吴少稍做斟酌,向染墨问道:“你们回去之后,会告诉我爹我们在这里的住处吗?”
擎胜抢过话头道:“那肯定不会,我们怎能出卖朋友呢?”语毕,又觉用词不妥。复又看向染墨。染墨又看看胡玲。
胡玲对吴少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算告诉也无妨,好让你父母图个安心。他们且不必找过来。如果需要会面,咱们自个儿过去就行。”
吴少惊讶地看着胡玲。既为她的勇气大度而感动,又担心真要见面不知会发生什么惊涛骇浪。
染墨说道:“要不要告诉吴少父母一些细节,我们视情况而定吧。此去正好按照咱们先前讨论的,该找人找人,该商谈商谈,事情终归需要摆到桌面上来说。”
染墨此刻表现得老成持重,像个颇有阅历的过来人。大家点头认同。
擎胜看看身边的阿赞,问道:“小阿赞,你不想回家看看你娘亲吗?”
阿赞眨眨大眼睛,说道:“我当然想了,只是怕我走了后,吴哥和胡姐他们不知道怎么安排起居生活呢。”
话音刚落,几人都笑了起来。这小家伙说得自己跟个会照顾人的大家长似的。擎胜捏捏他的脸蛋说:“那你是打算在这里做个蜡烛吗?”
这个比方一出口,大家都愣了,不知什么意思。擎胜也不知自己怎么就脱口而出这样一个比喻。
倒是染墨回过神来,明白他这句话大体相当于“做个电灯泡”的意思。只是当下这里可没这种发明。真是蛮佩服擎胜的想象力和感悟力的。
又想起他曾经说过的跟她待久了,脑子里似乎也不自觉地涌进许多新名词甚至新想法。这倒也是好事。不但有助于他的文字乃至思想表达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二人日后交往有更多的话题可探讨。
吴少对阿赞说:“你不必担心我们的生活,你只管回家先去看看,给家人报个平安,之后想再过来就过来。倒是我们住在你家里这边,感到挺不好意思呢。”
阿赞忙摆摆手说:“吴哥你想多了,你们来我家住,真是让我倍感荣幸呢。这样吧,那我就能跟着染墨和擎胜哥回去一趟。顺便也可以打探和传递一下消息。”
众人点头。别说阿赞还是蛮机灵的。尤其在传递消息方面及时灵敏。包括那孩子家里出现龃龉的情形,也是他先打探来告诉大家的,完全可以给他记一功。
几人商定下来,便决定明日动身,之后如有消息也可通过驿站送信传递。说完,大家又有点依依不舍起来。
虽然两地相距不远,分别时间也不会太长,但经过这几日的相处,感情无疑又加深了很多。且因事情还未解决,多少也有点惆怅,愈发惺惺相惜起来。
傍晚时分,趁吃完饭的空当,大家又一起去到那孩子家看了看。主家连老太太带儿孙都对他们盛情接待,再次感谢他们帮助家里解决了大事。
几人忙客气回应。又见那孩子换上了新衣,头发梳理齐整,脸色也红润了许多,早没泥污了。脖子上还挂了一个玉坠,说是奶奶给戴的,用来祈福驱灾。
他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跟各位哥哥姐姐表示谢意。说话语气伶俐,不再如先前那么胆怯。
几人又安抚了他几句。染墨问起这孩子往后可否上学的事。老太太儿子说,自打染墨提醒后,他们便赶去这里唯一的小学堂问了。
人家说这孩子上学晚,但脑子还算灵敏,可以安排插班学一下。只是这里只有一所简易小学堂,待长大些后只能去镇上学堂就读。
染墨听后说无妨,到时只管去找他们商议即可,定会帮他们在镇上学堂联系好。至于起居用度也不必担心,他们会全程帮忙,权当把这孩子当做一个资助培养对象了。
那家人一听,纷纷表示感谢。老太太更是抹着眼泪说,真是感谢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善待孩子,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众人又叙了一阵话。主家坚持要留他们用饭。几人解释明日还有行程安排,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