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一人登临高殿,纵火自焚。”
她的死亡埋葬了一个王朝最后的尊严与辉煌。
此战之中匈奴后裔被诛戮大半,侥幸存活的一部分皇室也被大魏重点关注,其中有人仍旧怀着复国之念蠢蠢欲动,便免不了被斩草除根,最后幸存的也不过是十之一二。
这部分人被人为地赋予例如赫连、慕舆、贺楼等不同姓氏,朝廷将他们迁至不同地域,又暗中派人有意挑起矛盾,使之始终无法拧成一股绳。
这才有了北方数十载的太平。
乔沐苏眼神颤动,良久说不出来任何字句,只凝视着源尚安胸口不住起伏。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慢低声问道:“那故卿你……”
想起身世源尚安不由得一声苦笑,自嘲道:“我是他带人从废墟里扒拉出来的。”
问父母自己是怎么来的大概都是小孩子避免不了的好奇心。
然而从小到大不论源尚安怎么问,得到的回答都出奇的统一:你是从外面捡回来的。
后来学堂里有大一些也顽皮些的同学委婉又神秘地告诉源尚安:你爹有可能在外面又找了一个,但又不好意思告诉家里人,才说你是外头捡回来的。
源尚安半信半疑。
同学就劝他,你可以试着留心一下你爹。
于是源尚安小心翼翼跟在源司繁身后想一探究竟,他本以为自己蹑手蹑脚已然足够小心,却没想到还是被源司繁一把提溜了起来。
“不是叫你在家好好呆着吗?跟我出来做什么,偷偷摸摸的。”
“我……”源尚安两脚在半空蹬了蹬,脸上瞧起来懵懵的,不像是故意捣蛋的样子。
源司繁把他放了下来,拍了下后背道:“回去吧。”
源尚安没有挪动脚步,在原地酝酿许久之后,还是 问出了埋在心底的问题:“爹,我、我想见我阿娘一面……就一面。”
他始终低着头,两手不由自主的揉搓着,似乎有些底气不足:“可以吗?”
没想到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是叫源司繁险些潸然泪下。源尚安瞥见他发红的眼眶一刻还有些茫然无措,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慌忙道:“对不起、对不起爹爹,我不该说这种话,我以后不乱跑出去了,我……”
他话没说完就被源司繁一把抱了起来,可后续父亲的言语太过低沉又夹杂了哽咽,源尚安回忆不起来完整的语句,只记得他断断续续说了一通,都是自责和愧疚的意思。
可是世事向来随流水,东流不复回,悔恨嗟叹终无大用,换不来光阴倒转。
源司繁抱着他一路回了家,大抵也是明白了这逝水东流的道理,最终只道:“都过去了、过去了。”
乔沐苏怅然许久默默无言,在天下大势的洪流面前,个体的悲欢离合与苦痛挣扎总是显得那样渺小而无力,轻而易举就会被碾成齑粉。
可无论是源司繁还是源尚安都有意回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出现在王城附近的孩子,当真会和匈奴二字毫无联系吗?
乔沐苏不知该从何说起,毕竟这是别人的私事。或许源司繁养了源尚安这么多年一早就有了父子之情,也不会真的在乎他身上有没有仇人的血脉。
“原来是这样,”乔沐苏道,“怪不得——”
怪不得他思索再三,最终没有选择推辞夏州太守的任命。
源尚安坐了下来,不知在想些什么:“嗯,毕竟这里也算是……故土吧。”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想回到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看看。
乔沐苏一瞬接不上话,只觉得源尚安眼眸中闪烁着些他看不真切的内容。
起初他所理解的源尚安是个忍辱负重、不惧人言,一心只为杀贼报国的人。而在洛阳的那一年里,有无数的瞬间都验证了他的想法:源尚安顶着文臣武将的谩骂,假意做奸佞走狗勤恳办事,最终用计将之逼上了死路。
他自愧不如,故而打心眼里敬佩这样的英雄。
但今时今日他蓦然回首,忽而意识到这段往事或许还有另一种解读:
他如此聪慧,极有可能一早就推断出来了自己的身份,知晓了身上也怀有匈奴王的血脉。但这些年来他一直不说,只用现在这个名字蒙骗世人。
杀贼是真,忍辱负重多年也是真,但也许他不仅仅是为了报国,而是为了一步步丰满自己手中的权力,一点点接近巅峰。
而等到时机成熟,他也不会再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太守之位在他手中岂不是——
乔沐苏呼吸微促,明知道自己不该再按照这猜想继续下去,可思潮中却仿佛有一股魔力化成了无形大手,拽着他在其间愈陷愈深。
啪!
源尚安一手拍在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