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时,羽林军也追进了山林。
王霸天听到官兵渐近的脚步声,心中慌乱不已,招式顿时露出破绽。
林羽瞅准时机,猛地飞身扑向王霸天,将其狠狠撞倒在地,顺势夺过他腰间的匕首,死死抵在他的咽喉:“快说,陶马藏在何处?”
王霸天无奈,只得指向山洞。
林羽成功找回三彩釉陶马,羽林军将黑风寨众匪一网打尽。
此事如风般瞬间传遍长安的大街小巷,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礼部尚书张大人亦闻此讯,他本一生倾心于大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此事更是极为重视。
张大人当即差遣府中亲信,携带亲笔书信前往林羽处。
信中言辞恳切:“林羽贤士,闻汝于灵悟古寺护宝之举,吾甚为钦佩。诚邀汝至府中一叙,共商文物保护之大计。”
林羽接信后,深感张大人之诚意,欣然应约。
林羽踏入张府,仿佛置身于一座小型的唐朝文化宝库。
庭院中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精美的石刻雕像,屋内墙上悬挂着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唐画,案几上整齐陈列着古老而庄重的青铜器。
张大人见林羽前来,满脸欣慰: “林公子此番英勇,大义凛然。今大唐文物虽有留存,然保护之路荆棘密布。朝廷有心,却阻碍重重,民间亦多不解,公子可有良策?”
林羽恭敬行礼后,侃侃而谈:“大人,晚辈以为,当务之急有三。其一,于学府增设文物保护课程,使大唐子民自幼知文物珍贵。其二,召集民间巧匠,设工坊修复受损文物。其三,与周边诸国建规范交流机制,防文物流失。”
张大人轻抚胡须,陷入沉思,而后点头赞同:“公子所言甚是在理。只是增设课程一事,需得说服诸多顽固守旧老儒,此绝非易事。”
林羽眉头微皱,神色郑重,双手抱拳躬身:“大人,依晚辈之见,不妨邀请文坛之泰山北斗共同商议此事,凭借其崇高威望,必定能够助力一二。再者,举办一场文物保护论辩大会,广纳贤言,让众人皆能参与其中。”
张大人依计而行,在长安太学举办论辩大会。
四方学子、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
会上,林羽慷慨激昂:“诸位,唐朝文物乃吾大唐辉煌之见证,每一件都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智慧。” 接着他旁征博引,生动讲述唐朝文物背后动人心弦的历史典故和文化价值。
他声情并茂:“且言此三彩釉陶马,其非但为工艺之杰作,更彰显大唐之豪迈与繁荣。”
其言辞恳切真挚,深深触动人心。
众人听后,有人高声喊道:“林公子所言极是,吾等愿为文物保护尽一份力!”
众人纷纷响应文物保护的倡议。
一时间,长安城中,文物保护之风盛行。
然而好景不长,一日朝堂风云突变。
朝廷中部分权贵,于那阴暗之处,偷偷与不法商人勾结,妄图将部分珍贵文物据为己有。
他们心怀鬼胎,暗中指使手下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编造谎言污蔑张大人挪用公款用于文物保护。
可怜张大人忠心为国,竟因此被囚禁于大理寺那阴冷之地。
林羽得知此事,怒发冲冠,双拳紧握,咬牙切齿:“此群奸佞之徒,竟敢如此陷害忠良,吾林羽定要为张大人讨回公道,洗刷冤屈!”
此后,林羽悄然展开调查。
他穿梭于长安的大街小巷,凭借着现代的敏锐侦查思维和对历史细节的精准洞察力,抽丝剥茧。
终于,他发现这些权贵与一胡商有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那胡商狡诈多端,常以贸易之名,行偷运文物之实,暗中将非法所得的文物偷运出境。
林羽为了探寻真相,乔装改扮,混入胡商的商队之中。
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重重艰险。
在商队中,林羽小心应对,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一次,他偶然听到两名胡商的低语:“此批货可得小心着点,千万不能出岔子。”
林羽心中一紧,知道自己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终于,在一次夜宿荒野时,林羽趁众人熟睡,悄悄跟踪那胡商头目,找到了他们藏匿文物与账册的隐秘之处。
账册之中,详细记录了权贵与胡商相互勾结的铁证,字字句句触目惊心。
林羽怀揣证据,毅然面见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