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护卫赵王。”
元启叹息道,“赵国有你奉武宗,如今中原在手,就剩下燕齐在苟延残喘。御前司已经探知,玄冥教和戒律院不断的进入京都,他们知道你武道高深,但赵王却没有这么高的武道。一旦赵王出了意外,那后果不堪设想。”
江大川说道,“愿闻其详。”
“赵王为了推行你的新政,借毒针、火药两案杀了不少人;但,你是明白的,世家岂能杀得绝?更何况,如今燕齐已经急不可耐,他们刺杀赵王,就是为了挑动赵国和奉武宗之乱。如果万一出事,你奉武宗何以自处?”
江大川忍不住说道,“不是还有荆王、漱玉公主。”
元启说道,“正是因为这俩人都在你奉武宗,赵国朝廷中人会担心,他们俩被奉武宗所控,你奉武宗会取代赵国称王称帝。”
江大川背后突然冒出冷汗,“元将军,我从未有过如此想法。”
元启说道,“我自然知道。只是,赵国如今少不得赵王,赵国也少不得你奉武宗,这天下更少不得赵王和你江大川的亲密无间。这就是为什么朝廷一直想要立太子的原因。”
江大川说道,“赵王不是有一子一女么。”
元启叹息道,“御前司最近忙于应敌,对江昭卿看得松了些;江枚献让我对你说,他怀疑儿子和某种势力勾结。”
江大川一惊,“查清楚了?”
元启摇摇头,“如果查清楚了,就不会这般对你说了。”
“那江昭昔呢?赵王年轻力壮,再纳些嫔妃也不是不可以。”
元启苦笑道,“这是后宫秘闻,我本不愿对你所言,但我母亲自极北之涯来信,让我告诉你,后宫恐怕也有问题。赵王纳了妃子,这几年间也有生子的,但不是夭折就是腹死胎中。”
江大川又是大吃一惊,“何故?长公主对我说是什么意思?”
“我娘觉得,王宫和这当今天下局势一样;只不过我们沙场征战,后宫却杀人不见血。我娘的意思是让你护着赵王,也是护着赵国。”
“赵王难道没有察觉?”
元启说道,“早已经察觉,但无法查证,这就是他让万里松回到京都的另一个原因。”
半晌,江大川说道,“我以为王宫内一切平安,没想到如此。”
元启说道,“王宫内可能比你我经历的都要险恶。”
“那元将军的意思是?”
元启说道,“江昭卿反正在京都,他再闹腾,毕竟懂他的还是他父亲;赵王有一事请求,恳请你保护江昭昔的周全。”
“江昭昔?不是失踪了么?”
元启笑道,“赵王察觉到后宫有问题之后,就把江枚溱放在你身边,一来是历练,二来也是为了保护。如今江枚直也在,赵王放心。但赵王只有这一个闺女,他早早的就放在我这里了。”
江大川惊愕,“连御前司也不知道?”
元启笑道,“御前司还出了叛徒。如今赵国都城这么大,进入御前司任职的人越来越多,赵王不放心。”
江大川轻声问一句,“赵王不放心荆王?”
元启笑着摇摇头,“荆王和赵王乃一母同胞,赵王曾说过,如果他不幸遇难,扶荆王登大位。”
江大川这才放心了,问道,“那又是为何要保护小公主?”
元启说道,“荆王在朝廷全无根基,即使是法统可行,但赵国如今势大,朝廷各部难免会有不服,不容易。何况,赵王明白,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被别人所用,何况江枚直、江枚溱,更何况江昭昔?”
江大川头都要大了,他妈的,真烦人。
江大川又问,“赵王如此危险,我当有所安排。”
元启点点头,“赵王密令,奉武宗护着江昭昔,一旦他日有变,可于荆王、漱玉公主、昔音公主中择一而立。若三人皆不善,江大川自取为王。”
江大川吓了一跳,“元将军,赵王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妈的,这是托孤么?老子也不是诸葛亮。
元启说道,“赵王觉得,孩子们放你那边才是最为安全的。”
“元启将军护着不是更好?”
元启大笑,“我好歹是外戚,更不能护着。”
江大川终于弄明白了,赵王知道燕齐现在集中火力对付他,王宫内还暗流涌动,自己的亲儿子都被利用了;如今赵国势大,万一他有所不测,只能让奉武宗择君而立。
江大川问道,“昔音公主知道此事?”
元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