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他在大殿中来回踱步,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应对之策。沉思片刻之后,楚轩皇帝做出了一个果断而坚决的决定:暂停与南诏国的一切贸易谈判。这一决策不仅仅是对南诏国的一种严厉警告,更是向天下所有国家表明,大楚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绝对不会容忍任何国家的侵犯和挑衅行为,任何企图伤害大楚的举动都必将遭到强有力的反击。
随后,楚轩皇帝立刻命令朝中最擅长撰写文书的大臣,起草一封言辞犀利、义正言辞的国书,向南诏国发出最严厉的警告。在这封国书中,详细而深刻地谴责了南诏国太子那令人发指的恶劣行径。国书以一种庄重而威严的语气写道:“南诏国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不思维护两国友好邦交,竟妄图以刺杀朕这等大逆不道之恶行,扰乱我大楚之国家部署,只为谋取那狭隘的贸易私利。此等行径,丧心病狂,违背天理人伦,实乃人神共愤!朕一直以来,念及两国多年来的友好往来情谊,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理念,诚心诚意地与南诏国共商贸易合作之事,力求实现互利共赢。然而,汝等却如此肆意妄为,将我大楚的威严视若无物,公然践踏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友好。今朕郑重决定,即刻暂停与南诏国之所有贸易谈判,以此作为对南诏国的严厉惩戒。若南诏国不能对此事作出深刻的反省,不能在限定时间内交出此次刺杀事件的主谋及所有相关罪犯,朕必定兴兵问罪,让南诏国为其犯下的滔天罪行付出最为沉重的代价!届时,南诏国将面临的,必将是我大楚铁骑的无情践踏与惩罚,望南诏国国王三思而后行!”
国书起草完毕后,楚轩皇帝亲自审阅了一遍,确保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了大楚的立场和态度。随后,他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口才出众且胆识过人的使者,命其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国书送往南诏国。使者深知此次任务的重大意义和肩负的责任,不敢有丝毫懈怠,接过国书后,便立刻跨上快马,飞驰而去。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马不停蹄,只为能尽快将大楚皇帝的旨意传达给南诏国。
经过数天的艰苦跋涉,使者终于抵达了南诏国的都城。他一刻也没有停歇,直接前往南诏国的王宫,将国书呈递给了南诏国国王。南诏国国王在接到这封来自大楚的国书时,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当他打开国书,逐字逐句地阅读完之后,顿时大惊失色,脸色变得惨白如纸。他深知,此次南诏国太子的鲁莽行为,已经触碰到了大楚的底线,若不能妥善处理,必将引发两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而南诏国在国力和军事力量方面,与大楚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旦战争爆发,南诏国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南诏国国王心急如焚,立刻下令将太子召至王宫。当太子战战兢兢地来到国王面前时,南诏国国王怒目圆睁,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大声斥责道:“你这逆子,究竟做出了何等荒唐至极的事情!竟敢妄图刺杀大楚皇帝,你可知道你这愚蠢的行为将给我南诏国带来怎样的灭顶之灾?大楚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若真的兴兵攻打我南诏国,我们拿什么去抵挡?你这是在将整个南诏国的百姓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太子被国王的怒斥吓得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如纸,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求饶,嘴里说道:“父王,儿臣知错了,儿臣一时糊涂,被贪婪蒙蔽了双眼,才做出了这等大错之事。求父王救救儿臣,救救南诏国吧!”
南诏国国王看着眼前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心中既愤怒又无奈。他深知,此时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平息大楚皇帝的怒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一方面下令将太子立刻软禁起来,限制其一切行动自由,以此作为对他的初步惩戒;另一方面,紧急召集朝中所有大臣,进宫商议应对之策。在王宫的大殿内,大臣们齐聚一堂,气氛凝重而压抑。南诏国国王将大楚的国书内容向大臣们宣读了一遍,然后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大楚皇帝龙颜大怒,我们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否则我南诏国危在旦夕。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大臣们听了国王的话,纷纷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一位年迈的大臣上前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我们必须尽快向大楚皇帝赔罪道歉,表明我们的诚意。同时,要全力追查参与此次刺杀事件的所有相关人员,将他们全部交给大楚处置,以显示我们对大楚的尊重和对此次事件的重视。此外,我们还可以准备一份丰厚的礼物,派使者送往大楚,希望能够以此打动大楚皇帝,让他恢复与我们的贸易谈判。”其他大臣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南诏国国王沉思片刻后,最终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他立刻下令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德高望重的使者,带着南诏国国王的亲笔道歉信、一份丰厚的赔罪礼物以及对此次刺杀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前往大楚京城,向楚轩皇帝赔罪道歉,并表示南诏国愿意严惩参与刺杀事件的相关人员,希望大楚能够恢复与南诏国的贸易谈判。
南诏国使者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沉重的使命,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