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楼内有个极大的圆形戏台,四围高楼下,此处有如井底。www.guiyunwx.org绕戏台一圈极宽阔,尽是今夜受邀而来的宾客。
这是长安最为纸醉金迷的地方。
长廉到时,卫青躺在美人堆里,有的为他剥了葡萄送到嘴边,有的拿了银色酒壶恭敬地候着,等他一招手就立刻斟满了酒送过去,还有的躺在他怀里,由着他上下挑弄。
余光里撇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便从软榻上起来,走近一看,的确是熟人。
“长……”卫青想喊他长卿,却想起来曹长卿已经死了。但他一时半会的确想不起来“长廉”,只是“长”了半天没“长”出个好歹。
“长廉。”长廉笑着抢答,生怕他说出些什么来。
原本他的身份,除了老师泰逢没人知道。偏偏三年前为了救岱极,在长安许多人前泄露了。公孙敖,卫青,帝启,都是那时知道,曹长卿还活着。
卫青反应过来,笑呵呵地拉着他往那个那边坐,又感到一丝不详的气息,这才发现长廉身边还有个人。
“这位兄弟,有点眼熟啊。”卫青说着绕了过来,岱极别过脸去,祈祷此时喝醉的卫青认不出自己。
“他怕生。”长廉扶着醉醺醺地几乎要倒下去的卫青,又转头对岱极道:“十四君,你自己先走,我与朋友叙旧。”
岱极短暂一征,转身找了个角落落座。
三年前他在长安是人质。启皇帝眼里容不得沙子,云中七城沦陷后,七位城主都被掳做人质,表面上说是尽礼义给优待,背地里城主们却一个接一个力气死亡。岱极若是不逃,想必只会和那些城主一样不明不白地就这么死了。
当时助他逃走的正是长廉。
岱极那时被幽禁于梧闲楼,鲜少有人见过。卫青这位小少爷也许见过他,却也未必记得他。但“岱极”这个名字却是为人熟知的,因此长廉才换了个称呼——十四君。
长廉诨号“阿河”,长安城从从帝启到泰逢和公孙敖,是长辈们对晚辈的爱称,几乎上一辈的人都这么叫他。但“十四君”是只有长廉知道的称呼,或者说,只有长廉会这么叫他。
那时公孙敖说他是“重黎三公子”,他纠正说不是的,是“十四君”。此后长廉偶尔这么叫过两次。
岱极在长安还是个逃犯,按律当诛的那种。回来自然不能暴露了。
见卫公子有客人,一群人便识趣地散了。
人刚刚散开,卫青转而清醒了,完全没了不省人事的酒鬼模样。
“你装的?”长廉有点震惊。卫青的确算得上他“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他自认很了解自己这个兄弟,长相俊美颇受女人喜欢,又是五大望族之一,从来是长安城人人追捧的对象。但他不喜欢这些庸俗的脂粉玩意,偏偏喜欢竹林论道,往往一入山林几月不归。
靠着家族才在稷宫里学习,又凭借叔叔的职位在军中混了个领军。在公子里,这算是废了。他几时学得的人情世故。想来也简单,人人等着他漏出卫家的破绽,装醉显然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这点酒自然醉不了,但万一人家图的是我的身子……”卫青说着。
长廉无语,也懒得吐槽,但很又想到,也许他已经认出了岱极。
“在长安待多久啊?”卫青随口问道,仿佛没有想起方才那个家伙。
“不知道,等抓住妖物背后的家伙吧。”长廉说着,手抚上了腰间的玉刀。
“挺别致啊。”卫青好似没听到,已经顺走了他的刀。
白中透青的纯色玉刀,入手微寒,刀制是传统太华短刀,看起来更像东夏的匕首,确实有弧度的,刀口的位置似乎刻了字。太华的文字繁复多变,变异语种颇多,卫青认识通用的一些,这上面的文字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显然是岱极的手笔,长廉当然注意到了这些文字,但对方让他自己猜,他猜了几个都错,岱极还是不肯把谜底告诉他,说他去一趟太华就明白了。
长廉倒也顺路,暂时就按下了好奇心。
“材质挺特别的,但是刀身没有名家标记,不好卖啊。”卫青啧啧叹道。
“这刀不卖。”长廉提醒他。
“行吧。”卫青把刀还了,凑近贴到长廉耳边道:“是岱极送的。”
长廉一怔,看向这个老朋友,显然他刚才就认出了岱极,却没有点明。虽然刚才没有动手,但长廉不清楚他对岱极的态度如何。
长廉许久不回话,卫青也就怏怏地退了回去。
而不远处的传来的目光,比这婴垣玉刀还要寒冷。
台下的说书人还是唱着曹长卿的故事——
“说那曹长卿,十六岁,上林围猎单杀恶狼,十七岁上战场,只带着八百人便破了不周军两千人,还拿了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