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带我去你们屋里玩耍。”蔡芙随口提出,赵子恒却以为这是个好主意,他拊掌答应,当即就要带蔡芙去。
蔡芙一言既出,只能推说来日去。
赵子恒记性好,次日下学就叫蔡芙过去,姜芷川怕出事只好跟在后面。三人来到赵子恒寝室内,赵子恒屋内装饰雅致富贵,赵子恒把蔡芙推至桌前,只见卓上有个匣子,匣子里放着一套木偶。
赵子恒看见蔡芙脸上的欣喜,欢喜道:“这是我送你的过年节礼。”
闻言,蔡芙与姜芷川都有些懊恼,蔡芙出声:“你要什么节礼?木雕要不要,我与阿父一起做的。”
蔡芙携着木偶匣子归家,又一日,带着两个木雕来学堂,青狐木雕送给了赵子恒,白狐木雕送给了姜芷川。
姜芷川给蔡芙回礼了一支宝玉雕花雕金簪。
蔡芙家对小郎来历猜测告一段落,不再猜测此事,而是为了准备过年愈发忙碌。
蔡芙喜欢过年,每年除夕吃年夜饭,阿母会做用油煎炒至两面焦黄的炒面。
在蔡芙眼中,过年是神奇的。每逢除夕,日常掌勺的阿母会把位置让给阿父做主厨,阿父会用大火烹煎野味,与近亲友人家的男人 们在新年桌上畅谈各式菜肴如何做。
真是奇怪,这些蔡家坞的男人日常不近庖厨,轮到过年时会做的男人都跳出来了。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骄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大钱,谈菜成了男人开启话头的好方式。
不过也只有除夕这么一日会用到男的,没有哪个男的过年天天在家里做饭,即使这样,蔡家坞的男人也能算是石川县乡下疼媳妇有名的好男人了。
其中阿父更是出名的好郎君,盖因蔡绍初次传出好赘婿的名声,是有人去他们家吃饭,发现蔡平女理所当然地吃新炒的菜,自己等媳妇吃完后包圆剩菜。
今年过年阿母会让大姊展示厨艺。今年大姊已经在诺二奶奶家学了一段日子做膳,如今在自家做膳只为了对亲友展示大姊的美丽贤惠。
蔡芙却没想过过年还有自己的事,有人吃饭时叫她展示在学堂里念了什么书。蔡芙瞥他一眼,出口背诵了近日熟背的一篇文章,引得满座惊叹。
“你家真是出了一个大才女,可惜……”在座各人都知晓这句“可惜”的未尽之言,只是过年不该生口角,皆闭口不提。
今年蔡家新增的小郎亦是亲朋口中常谈论的。小郎不太适应这么多陌生来客,只羞答答跟在蔡芙身后,这在众人眼中更坐实了他是蔡芙的童养夫婿。
大年初一之后,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今年对蔡芙家而言较为特殊的是,往年大年初二准时上门的蔡姨母今年并未过来,有好事者对蔡平女提此事,蔡平女的新年笑容瞬间冻在脸上,冷冷道:“往年阿母尚在,常给她不少好处,如今阿母去了,她自然就不来了。”
蔡芙只喜欢吃年夜饭,却不喜欢过年。蔡芙以为,人们并不太看得起自家,才会在过年常开自家的玩笑,毕竟蔡家坞人从来不开族老家里的玩笑。
蔡芙牵着小郎去学堂找姜芷川、赵子恒玩。
赵子恒看到小郎跟随蔡芙,逗她:“你真是随处都带着他,你不怕童养夫一说传遍蔡家坞?”
蔡芙走入暖和的书房松懈下来,放开小郎的手,笑道:“所谓祸兮福所倚,你焉知流言肆虐没有好事?”
姜芷川端起青奴倒的热茶,“说来听听。”
蔡芙道:“以往大家总会拉着我的手问我一堆问题,诸如以后谁给我母父养老、我能招到夫郎么、没兄弟做依仗如何是好。如今不问了,只关心我两个姊姊。”
姜赵二人悉知蔡芙家双亲是母招赘父,对蔡芙用词并不在意。同时,二人对蔡芙同样要招婿的传言不以为然,认为只是笑谈,以蔡芙才貌合该是要嫁人的。
赵子恒闻言戏谑:“苦中作乐,你倒是豁达。”
姜先生过来一趟,他对小郎有些好奇,把小郎叫去书桌前问询一番。
蔡芙趁机挤入姜赵二人中间,坐在火炉前,吃着热茶与点心,□□身探看芷川手上捧书,右转头与子恒嘀咕游戏事,茶冷了糕点没了有青奴及时续上,蔡芙赞叹:“这才是我应该过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