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行宫建在邺山之上,春日万物复苏,山中树木新绿,瞧着分外好看。
可还是不如虞山,虞山的春日,比这里还要青绿。
魏渊两步下车,左右顾盼两眼,没看几眼景色,就觉得奇怪,懒得回车上在纸笔上写,便拉过满月的手,写了“无人”两个字。
满月一点就透,转头问徐延:“徐大人,从前为弋阳大长公主贺寿时,莫说提前一日,京里的公子小姐们皆是提前几日便陆陆续续上山来,一直到寿宴当日,路上人马都络绎不绝,今日此路怎么如此空荡?”
“殿下容禀。”徐延抱拳道:“前些日子一场急雨,冲坏了上山的官道,各府便纷纷另择路径,这条路稍近些,至于为何无人……想来是因为方才在山脚下,同路之人望见公主仪仗,害怕冲撞殿下,故而另寻他路了。”
原来如此。
可是魏渊环视一周,只觉得无端有些心慌,没有来由。
不过,这条路倒是宽阔,肉眼可见,绝无埋伏大批人马之处,就算埋伏一两个宵小,这许多人随侍,也不是摆设。徐延既然如此说,想来也没什么妨碍。
便随着满月往一旁去了。
乔妄默默跟了上来。
满月有些拿不准,毕竟是出恭这样私密的事情,可偏偏又遇上这多事之秋,不知道该不该出言劝走乔妄。
魏渊缓缓摇摇头。
莫说是乔妄主动随了上来,便是人人避嫌,她也会叫几名卫士护卫 ,届时站远些就是了。
见魏渊不在意,满月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过程中倒是无事发生,又散了会儿心,要回马车上的时候,魏渊还在暗笑自己的多思多虑。
真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她轻哂一声,正要回头去招呼乔妄跟上来,可就在这一瞬,寒光一闪——
两名黑衣刺客从魏渊先前未曾经过的一块山崖后跳了出来,直取魏渊一行而来。
刺客,又是刺客!魏渊几乎眼前一黑。
果然有得必有失,取代的明公主的代价,就是一次又一次直面这些本来冲着明公主而来的刺客。
不知是不是这两名刺客武艺更为高强的缘故,乔妄只与其中一人缠斗,尚且相形见绌,另一人则径直越过乔妄,手持利刃向魏渊面门刺来。
明公主不是柔弱之辈,可魏渊却从未练过身手,一时大惊,只向后一躲,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突然有人挺身,劈手将那行刺者匕首夺了,一反手将行刺者拧倒在地,正是乔妄出手。
当务之急却不是追究刺客来历,行走江湖多年,情知刺杀多有后招,顾不得尊卑礼仪,乔妄神色焦急,几乎是冲着魏渊喊道:“殿下闪开!”
谁知那刺客也不是等闲之辈,趁乔妄不备,猛然挣脱一下,一低头,竟有一枚暗器冲魏渊面门射来。
魏渊自不肯坐以待毙,一矮身,未曾中箭,正大喜时,抬头一看,正对上乔妄惊诧的眼神,和一只横在魏渊头顶的手。
那枚暗器正中掌心,原是乔妄担心魏渊避不开,又不曾携带兵器暗器,无法打落,只能以肉身相护。
真是个好时机,先前与乔妄缠斗的那名刺客舍身一撞,将乔妄远远从魏渊身边推走。
可这是山崖畔!
魏渊终于意识到,先前的不安与惊疑来自哪里。
此处虽开阔,却邻近山崖,刺客刺驾,不需杀到魏渊身前,只需趁人不备,轻轻一推——
就像推乔妄一样。
一瞬,魏渊全然忘记了自己坠马之后磕伤脑袋,“罹患喑病”的事情,不禁喊道:“乔妄——”
就这一会儿的工夫,长公主卫率已然将两名刺客擒获,舍了性命来刺驾,也只是致使一名贴身侍卫坠崖。
两名刺客眼中的不忿与不甘几乎要满溢出来。
魏渊却无心去理会。
“您的喑病好了?”满月扶着魏渊的手臂,情知此时应当关注乔少侠的安危,可是公主恢复,无疑更让人高兴。
魏渊轻轻拂开她的手,解释掩饰,事后不迟,当务之急是:
“徐将军,孤命你,速令一队卫士搜山救人。”
徐延就站在她身旁,却一直不答,魏渊觉得不对劲,本能后退一步。
然而一步尚未迈出,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更加错误的方向——
是背向山崖。
下一刻,一双手掌凭空出现在魏渊胸前,重重一印,力道之大,几乎让这具消瘦的躯体如断线的风筝一样倒飞而出。
徐延……徐延?!
魏渊瞪大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