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组像是在拍摄另一个故事,和组的剧情可以说是南辕北辙、毫不相关。
但顾恩泽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他暂时没有爆红的野心,所求不过是赚一份片酬,只要给钱,拍什么都一样,至于戏份的多与少,剧情的走向是偏正剧还是偏耽美,组导演和b组导演之间是融洽还是内斗,都和他这个演员没什么关系。
就这样,顾恩泽在剧组拍了二十天的戏,和两位男主角没有对过一次戏。
拍摄的第二十一天,顾恩泽终于得到了b组要联合拍戏的消息,他也是第一次和两位主角一起拍戏。
这场戏在原著中的描述还算精彩。
主角攻也就是将军在前线打仗缺乏粮草,已经成为翰林学士的主角受为之斡旋,私下里征集了一批粮草送到了前线,帮助将军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御史台官员上奏折弹劾主角攻受,皇帝召集官员当众审议此事,主角攻受以情理胜人,皇帝一开始打算重罚,但在臣下的纷纷劝谏下,不情不愿地豁免了对两人的处罚。
原著中的情节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基本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果按照原著拍摄,倒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在改编的剧本中,这一处的拍摄就处处有问题了。
一方面,皇帝的角色改得更为睿智和理性,甚至加上了一大段的内心独白和其他官员的慷慨陈词,皇帝的做法不再向“昏庸无道”、“听信谗言”的方向引导,反倒是明明白白地点出了主角受不敬皇室、伪造奏折、贿赂官员、私通商家,明明有正常的途径,可以向兵部和户部求助,却仅凭一句“朝中有奸人阻碍”,私下里做了这些事。而等到事发之后,又以军中和民间的言论,变相“裹挟逼迫”朝廷,期寄“轻拿轻放”、“宽恕无罪”,这一番操作下来,其心可诛。
另一方面,为了彰显主角攻和主角受之间的鹣鲽情深,剧本中给两位主角安排了大段大段的台词,浓缩之后就是一出古琼瑶剧,什么“你都是为了我”“我才不要你死”“你死我也要跟着死”“我不要独活”“皇帝你不放过我们就是昏君”,诸如此类,一听就很脑残,一看就很辣眼睛。
而这段看起来非常不和谐的剧本,也正是由两位编剧共同完成的,一位编剧主要写主角之间的情爱,一位编剧主要写其他内容,一个为两位男主角的“化学反应”服务,一位为将剧本注水至60集服务。
参与拍戏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比顾恩泽经验丰富,这样的戏拍上一条,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微妙,主角攻的扮演者,和主角受的扮演者轻声交谈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身无分文后我爆红了》 12、第 12 章(改)(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