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犹豫,似乎是既想坐上去体验一番,又怕自己驾驭不好。
毕竟,虽说自己如今已是修道者,可这秋千在空中晃晃悠悠的感觉,还是让她心里没底,万一出了糗可怎么办呀,而且伯尘还在旁边看着呢。
伯尘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笑着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小花,别怕,我来帮你。”说着,他便稳稳地扶住秋千,让小花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又细心地帮她调整好姿势,确保她坐得安稳。
随后,伯尘轻轻地推动秋千,起初,小花还有些紧张,双手紧紧地抓着秋千的绳索,身子也绷得直直的,心也跟着秋千的摆动悬了起来,脑海里不禁闪过一些万一摔下去可怎么办的担忧念头,她甚至悄悄运转体内的灵力,想着万一真失控了,也好及时稳住身形。
可随着秋千一次次有节奏地摆动,那轻柔的微风拂过她的脸颊,带来丝丝凉爽,像是温柔的手在轻轻安抚着她。
小花渐渐放松了下来,她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着这在空中荡漾的惬意感觉,心里仿佛有一只欢快的小鸟在歌唱,那是一种自由又舒畅的美妙体验。
伯尘看着她那陶醉的模样,打趣道:
“小花,你现在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呢,自由自在的。”
小花听了,睁开眼睛,朝伯尘做了个鬼脸,却也笑得更加开怀了,同时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伯尘总是能看穿自己的小心思,并且默默地守护着自己,这份心意让她格外珍惜。
不知不觉间,他们又走到了灯谜区。
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灯笼下挂着写满灯谜的纸条,随风轻轻晃动着,引得不少游人驻足思索。
灯笼的光芒透过薄薄的纸壁,洒下柔和的光晕,将周围映照得如梦如幻。
这些灯笼形态各异,有的做成了精巧的莲花形状,花瓣仿佛在灯光下微微舒展,散发着一种圣洁的气息;有的则似灵动的鲤鱼,仿佛下一刻就要跃入那光影交织的“水中”畅游一般。
小花好奇地凑上前去,看着那些灯谜,却是一脸的茫然,那些谜面对于她来说就像是晦涩难懂的谜题,怎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她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纸条上的字,心里像有一团乱麻,怎么理也理不清,暗自懊恼自己平日里怎么不多读些书呢。
这时,旁边也有几位同样在思考灯谜的游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这谜面说的好像是道家的某位仙人呀,可到底是谁呢?”一位老者摸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
“会不会是吕洞宾呀,他的故事里有不少和这谜面相关的元素呢。”另一个年轻人猜测道。
小花听着大家的讨论,也来了兴趣,凑过去仔细听着,还时不时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伯尘见状,便耐心地站在她身边,结合着大家的讨论,一条一条地给她解释起来,还时不时地举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她理解。
小花听得格外认真,小脑袋一点一点的,眼睛里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时而咬着嘴唇,时而轻拍脑袋,那模样别提有多专注了。
终于,在众人的启发以及伯尘的引导下,小花猜出了一条灯谜的答案,那一刻,她的脑海里仿佛有一道亮光闪过,紧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小脸涨得通红,双手握拳,满脸得意地欢呼道:
“我猜出来啦!我可真厉害呀!”
周围的游人见了,也都被她的这份纯真和热情感染,纷纷露出了善意的笑容,大家还一起为她鼓掌庆贺,小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她觉得这种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分享喜悦的氛围真是太美好了,同时也对这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灯谜越发感兴趣了。
就在这时,一阵喝彩声从不远处传来,原来是简易舞台上民间艺人正在表演杂耍呢。
两人被这热闹的声音吸引,赶忙走过去观看。
只见那艺人手中的道具在空中上下翻飞,变幻出各种奇妙的花样,一会儿是彩带飞舞,似天边的彩虹飘落人间,彩带在艺人巧妙的操控下,时而如灵蛇蜿蜒,时而像波浪翻滚,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流畅,让人目不暇接。
这彩带的舞动,竟让小花联想到了修道时灵力运转所形成的光带,只不过这彩带更具人间烟火的灵动与优美。
一会儿又是火球旋转,如同一轮红日在舞台上滚动,炽热的火焰映照着艺人专注的脸庞,更添几分神秘色彩,而那火球旋转的轨迹,又好似蕴含着某种奇妙的阵法原理,小花不禁暗暗称奇,精彩绝伦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们看得目不暇接,连连叫好。
表演结束后,小花的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舞台上,尤其是那几条随风舞动的绸带,让她心生向往。
在征得艺人的同意后,小花有些羞涩却又满怀期待地走上了舞台,拿起绸带,想要试着挥舞一番。
可一开始,她总是掌握不好力度,不是绸带缠在了一起,就是挥舞得毫无章法,绸带像是故意跟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