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
冯先劲与他的接触,就发生在器索的见面会之后。
话说到这里,冯先劲没再继续说,夏巽也不再继续问。看来,瞄准了杨氏的不止自己一个,而这位虎副部就要利用媒体力量,对杨氏发起第一波攻势,而崔正度的打狗令,就是第一枪。
此刻的崔正度则焦头烂额。
恐怕事到如今,谁都不会相信,打狗令的签署人虽然是崔正度,但他原先的设想根本不是这样的!
上甘村出事之后,崔正度和手下一些人损失惨重。虽然对外宣称是自然灾害,但是凡是去过现场的人,尤其是专案大队那些人,如何让他们不要看出破绽,查出不该查的事,崔正度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几乎就住在上甘村受灾现场几天几夜不回家。好不容易将这件事处理过去,崔正度立刻开始着手铺垫,他要为重建下一个上甘村做准备。欞魊尛裞
要知道,南嘉里在税收方面一直查得很紧,就连杨氏旗下的企业,只要有敢逃税漏税数额巨大的,税务局的官员可是比夜叉还难应付。但有两条途径可以合理避税的同时,还赚足名望。
其一,是艺术创作性质的工作室。其二,就是公益和慈善。
艺术工作室是最近兴起的,而公益和慈善,历来都是富豪们避税的主要方式,不管是老牌三巨头的南嘉里、器索和百江,还是近些年的后起之秀河阳和太名,富豪们成立基金会,举行各项活动募捐,将收入变现或购买物资捐献给贫困地区,或者投资慈善事业,这部分的利润就是免税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税法规定,一百万的收入可能要扣除贰拾伍万到肆拾万的税,但是如果是捐献出去,就不必扣税。而捐献的究竟是一百万还是多少钱,就有可操作的空间了。
税务局对这种做法并非不知情,只是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过分,他们还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是一旦要对某个企业出手,只要查税,几乎一查一个准。这,也是崔正度要重建上甘村的主要理由之一。
他和他结识的众多“朋友”,手中都有大量灰色收入,要依靠各种渠道变成合法收入,碧波庭和上甘村,就在做这种事。
在报纸和电视上传递流浪狗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信息,让民众在潜意识里对流浪动物反感,然后在适当时机推出打狗令,博民心的同时,使得大型动物收容所的重建顺理成章——这原本是崔正度早就计划好了的。没想到,周小玲出事牵扯到了自己,王胜利出事牵扯到了基金会运营者之一的詹大鹏,更没想到基金会的事也被发现,自己被调查数天。要不是杨庸出手,恐怕这次真要阴沟里翻船。
重获自由的崔正度立刻着手准备重建上甘村,继续实行自己的计划。计划书早就写好,在自己出事之前就交给议会讨论。调查结束后没多久,计划书也正式通过。打狗令颁布。
然后,崔正度傻眼了。
他原本的计划根本不是一周内全城街面不见狗!身为一个白手起家凭借自身努力成为市长的聪明人,崔正度怎么会愚蠢到颁布这么一条会引发尖锐矛盾的政令!他原本的意图是从学校、医院、政府办公楼等公共场所逐渐将流浪动物收容管理,小区内的流浪动物如有危害,当街扑杀。因为上甘村不在,收容所容量严重不足,很快就会达到极值,到这时候再发起扩建收容所的提案,一切都自然而平和。怎么政令一颁布就成了,一周之内全城无狗?
崔正度简直气疯了,可无论是秘书还是议员都表示,他们和崔正度一样,也不清楚为什么意见书的内容变成了这个,更奇怪的是,再去调去档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全城打狗”。
看着这项漏洞百出完全不合理的提案,混迹政坛多年的老狐狸们全都糊涂了:难不成是被人下了迷魂汤?
他们猜对了。
贺城市的海边,那个废弃的海滨公园里,摩天轮的巨大尸骸旁站着一个人。
他是个很难形容的人。
他的普通,达到了任何一个形容词用在他身上都过於沉重的地步。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样貌平凡得每个人看了都觉得“我有一个朋友和他很像”,转过头,再回想这个人的长相,就连常夏这样的记性都想不起来。
他像一片云,存在感稀薄。但这,就是他最好的伪装。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只有当事情的发展偏离原本的轨道时,人们才会疑惑:“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就像崔正度现在的心情。
“不可能!”
他在家里大发雷霆。
妻子吴明玉抱着孙女崔馥躲上了楼,大儿子崔明家还想和父亲吵,忽然看到那个惹事的保姆还没走,直接掀翻了桌子。
二楼,柳童谋母子还没有离开:看这种情况,他们走也不是,留更不是。吴明玉软声软语得叹息道:“表侄女,让你看笑话了。”
“没有没有没有,是我不懂事。我哪能想到会出这事呢!都怪我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