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后面来的。
他和李文娟坐上车,吩咐忠叔前往安纺厂。
安纺厂在和平路一带。
沿着和平路一直往东至尽头,有一处老庐州人都熟悉的地方——安纺总厂。
说到老庐州的东门,说到安纺、纺织厂、印染厂、合钢,都是七八十年代庐州最好的地方,没有之一。
1956年,徽省第一纺织厂开始试生产。半年后,这座徽省当时最大的纺织企业正式全面投产,从此庐州开始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庐州有小上海之称,而安纺则是申城人最集中的地方,吃螺蛳、吃毛蟹、吃甲鱼、花衣裳……当年的安纺人更是几乎成了本地时尚的引领者。
对于这座城市而言,“安纺”一直都是东门乃至全庐州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地方,更是无数安纺人奉献一生的热土。
今天是个好天气,艳阳高照。
夏天的上午,吹着燥热的风。
路边的树上,蝉鸣声声。
和申纺厂一样,这里不仅是一家工厂,也是一个大型生活社区。
大多数房子都是两层楼高的红砖房,锈迹斑驳的老厂房,在阳光下沉寂,无声诉说着老安纺的岁月时光。纺织业的没落,再加上城改项目的推进,这样的红砖楼不知何时就会被拆掉。
王林的车子到达工厂门外。
大门的保卫可能提前接到了通知,知道今天有贵客来,穿戴整齐站在门口迎接,当王林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来时,保卫们恭谨的敬礼。
正是上班高峰期,陆陆续续的纺织工人走进厂门。
一路上,女工们洒下欢乐的笑声。
王林说道:“忠叔,慢点开。”
“明白,王总。”忠叔将车速放缓。
车子开到行政楼前停了下来。
王林和李文娟各自下车。
进了厂区,仿佛一下子与厂外的喧嚣闹市隔绝了。红砖黑瓦、绿树成荫、任意蔓延的爬山虎、斑驳的车间大门、残破的天窗。
安纺也分好几个区,有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等。
这里是一个大型的生活社区,这里的每个人都和安纺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安纺厂的工人,便是安纺厂的家属。
王林他们来到的是总厂的行政楼。
“姐夫,他们都不出来迎接你的?”李文娟四下瞧瞧。
“可能他们没想到,我们来得这么早吧!”王林呵呵一笑,“走,我们先到车间里去转转,我对这样的厂房,熟悉得很!车子就停在这里,他们看到就知道我来了。忠叔,你留在车里吧,刘厂长若是问起我,你告诉他我下车间了。”
忠叔应道:“好的,王总。”
王林摆摆手,和李文娟一起走向车间。
安纺的工人都穿着安纺厂的工装。
王林穿着白衬衫青色西裤黑皮鞋,头皮梳得油光发亮,腰间别着BB机,倒像厂里的领导。
李文娟今天穿了条蓝色的牛仔裤,配一件水红色的T恤衫,身形玲珑紧致,娇艳中透着几许清纯的气质。
他们走在一群工人当中,显得相当的扎眼。
因为厂里的领导,工人们都是认识的。
这个看起来像领导的年轻男人,身边还带着个女秘书?
他俩到底是谁?
难道是新来的领导不成?
王林可不管别人怎么猜测,他跟着人群走向车间。
他对纺织厂的车间无比熟悉,只看一眼外形,就知道这些车间是做什么的。
车间门口一个男人伸手拦住了王林和李文娟:“你们是哪个车间的?怎么跑到我们车间里来了?怎么不穿工装呢?”
王林微微一笑:“我们是来参观学习的。”
“参观?哪里来的?”
“申纺厂来的。”
“申纺厂?申纺厂不是早就没了吗?都被爱秀集团给接管了!变成爱申集团了!”
“是,是变成爱申集团了,怕你不知道,所以说申纺厂,没想到你消引导挺灵通的。”
“哦,你们是爱秀集团过来的?有证件吗?给我看看,不然,我不能放你们进去。”
李文娟道:“喂,你知不知道他是谁?他的路,你也敢拦!哼!”
王林呵呵一笑,摆摆手:“文娟,别这样。我有证件。”
他掏出自己的工作证,递给对方看:“同志,这是我的证件,我可以进去了吗?”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app,无广告免费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