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m.zicui.cc
阳光洒在小圣贤山庄的青石板上,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
一辆马车缓缓驶入山庄,车轮碾过石板,发出轻微的声响。军队整齐地排列在两侧,士兵们肃立,神情庄重。
扶苏身着华贵的锦袍,腰间系着玉带,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他缓缓下车,步履从容,目光温和深邃。
赵高紧随其后,身穿黑色官服,面容阴鸷,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他微微低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荀夫子带领着三位徒弟伏念、颜路、张良迎上前来。
荀夫子年过六旬,须发皆白,面容慈祥,目光中透着智慧与深邃。他身着青色长袍,手持拂尘,步履稳健,举止间透着一股儒者的风范。
儒家众人纷纷拱手弯腰,伏念说道:“小圣贤山庄掌门伏念,恭迎公子大驾!”
扶苏点头走上前,看向寻荀老夫子微微拱手,语气恭敬地说道:“见过夫子。”
荀夫子微微一笑。
扶苏目光转向伏念、张良等人,微微点头示意,随后问道:“今日特来拜访老夫子,前几日与夫子相见,因有急事,故而匆匆离开。也不知素弦兄台可在?前几日若非素弦兄台相救,扶苏恐怕危矣。”
素弦听到他们的对话缓缓从人群走出,众人看向素弦,他身着一袭青衫,眉目如画,气质温润如玉。
素弦微微一笑,回礼道:“扶苏公子言重了,素弦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春风拂面,令人心生暖意。
扶苏公子闻言,心中更是感激,正欲再言,伏念却已走上前来道:“殿下,既然都已到齐,不如先进庄子再叙。庄内备下茶点,大家可边品茶边聊。”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走进庄内,亭台楼阁错落分布,飞檐斗拱精巧别致,雕梁画栋间描绘着儒家先贤的典故与教诲,色彩虽历经风雨却依然鲜明。
扶苏缓缓开口:“久闻小圣贤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庄严肃穆,不愧是儒家圣地。”
伏念拱手道:“公子谬赞了,小圣贤庄不过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修行之地,些许虚名,不足挂齿。”
“哦,这是?”扶苏仰头望向一座古朴的楼阁,楼阁在绿树掩映下显得静谧而庄重,楼中似有岁月沉淀的墨香隐隐飘散。
“藏书阁”荀夫子摸着胡须缓缓说道。
扶苏轻声道:“荀夫子,听闻这藏书楼中藏尽天下典籍,大秦如今求贤若渴,渴望知识的传承能在这大一统的盛世更加昌明,学生心中不胜向往。”
荀夫子手抚胡须,目光透着几分深邃,笑道:“公子既有此心,不妨随老夫入内一观。这楼中典籍,皆是我儒家先辈们代代留存,承载着百家智慧与历史脉络。”
踏入藏书楼,只见一排排书架高耸林立,卷卷竹简、册册书籍摆放整齐,偶尔有微尘在透过窗棂的光线中飞舞。
扶苏缓缓踱步,时而停下翻看手中书卷,神情专注。
片刻后,扶苏微微皱眉,开口问道:“为何这藏书楼中的书籍,未用大秦的小篆字体,而是沿用了六国文字?”
伏念走向前道:“公子,我儒家以传承经典为己任,这些书籍皆是先师们流传下来的瑰宝,贸然更改字体,恐失其本意。”
“如今大秦已经统一六国,文字也应统一,这是大势所趋。还望儒家能够顺应潮流,尽快整改”扶苏抬头直视伏念。
藏书楼内的静谧,一番对话,让众人悄然泛起一丝微妙的波澜。
这时,张良走向前:“殿下,此事关系重大,还需我等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嗯···,我今日前来,一为拜访荀老夫子;其二、是感谢素弦兄弟的救命之恩;第三,是想与各位以剑论道,交流切磋。”扶苏看向素弦,微微拱手。
素弦回应道:“公子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谈救命之恩。至于以剑论道,儒家剑法绝对是独树一帜。”素弦转头看向儒家众人。
张良缓缓开口:“以剑论道,还望殿下手下留情。”
众人转至殿内,殿内金碧辉煌,烛火摇曳,映照出每个人的面容。
大秦帝国的众人肃立一旁,六剑奴则站在殿中央,目光冷峻,仿佛六把出鞘的利剑。
墨家的张良与颜路并肩而立,神色从容,眼中却闪烁着战意。
扶苏端坐于上座,目光淡然,缓缓说道:“今日切磋,点到为止,不可伤及性命。”
张良微微一笑,微微拱手。颜路点头附和,目光却已锁定在六剑奴手中的越王八剑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久闻六剑奴的越王八剑名震天下,今日有幸请教,还望不吝赐教。”张良语气谦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六剑奴中的真刚冷笑一声,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