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的晨光透过纱窗洒进来,照亮了吴瑶案上的账簿。
她一边查看,一边心中不断地盘算。
最近购入的药材,质量似乎大不如前,与以往的标准迥然不同。
她眼眸深邃,如同在思索云深不见底的难题。
“金银花、枸杞、黄芪……”她低声念叨着突然停住,眉头紧锁。
随着她一声轻叹,李管事立在一旁,神情肃穆,他明白每一批药材对医馆至关重要,否则,前途达致顶峰的吴瑶也难应对。
而医馆内,已经有几名病患在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这药效不对劲啊。”听闻病人的窃窃私语和隐隐不满,她的耳根微热,犹如面上被掴了一掌。
这是声誉之盾,也是利刃之伤。
吴瑶心头微微一紧。
从冷宫中崛起的她,知道风起时如何借力,明争暗斗中何时后退。
但此时,她的心思却如千斤石落下,直击心底。
她怀疑,这又是传统医药家族的手段。
而这困境恰如曹操攻打江东,故技重施却又风云难测。
她丢下账簿,眼中倏然迸射出一道精光。
“通知下去,今日的义诊暂停,尽快排查剩余药材库存。”茶匙落回茶盏发出脆响,仿佛划破了这宁静的晨光。
李管事点头称是,立刻照办而去。
“或许,他们买通了一些小药材商。”吴瑶双手握拳,思索规避陷阱的方法。
她脑海中一步步梳理着战略,稳如城墙般的计划正悄然而生。
为百姓行医不仅是她的理想,更是一种责任。
山雨欲来,吴瑶却面无惧色。
她定睛看向窗外,太阳渐渐升起,将曙光播撒在大街上,正如她心中那个未竟的愿景般光芒四射。
“看来,我得亲自去一趟。”吴瑶自语,微微一笑,起身推开房门,眸光坚定。
外面的街市喧嚣如昨,与她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
她步伐坚定,仿佛独自迎风的巨松,任凭风雨来袭,岿然不动。
医馆前的行人匆匆而过,似乎意识不到一波风暴正悄然将至。
而吴瑶却已立于风口,她微微歪头,侧耳聆听那些未曾消失的耳语,心头闪过一个念头,决意面对即将而来的挑战。
吴瑶径直去了城西几家小药材商的店铺。
这些药材商之前一直与她合作,供应品质上乘的药材。
可这次,吴瑶刚踏进店铺,就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药材味,像是掺杂了劣质药材的霉味。
她拿起一株黄芪,仔细端详,发现颜色暗淡,质地也比以往粗糙许多。
“王掌柜,你这黄芪是怎么回事?”吴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掌柜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一圈,打着哈哈道:“吴大夫,您说笑了,这可是上好的黄芪,您医馆生意红火,小的怎么敢拿次品糊弄您呢?”
“是吗?”吴瑶冷笑一声,“王掌柜,你当我是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片子?这黄芪明显是陈年旧货,掺杂了劣质品,你以为我看不出来?”
王掌柜脸色一变,梗着脖子说道:“吴大夫,您这话可就重了!小的做生意一向童叟无欺,您可别污蔑我!” 他仗着背后有陈药师撑腰,语气也硬气起来。
“污蔑?”吴瑶将手中的黄芪往柜台上一扔,“这药材是什么成色,你心里清楚!我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不想把事情闹大,你最好老实交代,是谁让你这么做的!”
几个药材商见吴瑶不好糊弄,纷纷开始装傻充愣。
“吴大夫,我们真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吴瑶看着他们一唱一和的样子,心中冷笑。
她知道,跟这些人纠缠下去没有意义。
与其浪费时间在这里,不如釜底抽薪,直接找到源头。
她转身离开药材铺子,没有再理会那些叫嚣的药材商。
回到医馆,吴瑶立刻开始着手调查药材的来源。
她凭借着现代的知识,对药材进行了仔细的检验和分析,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些劣质药材并非来自本地,而是从外地运来的,而且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掩盖了原本的缺陷。
吴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对方是早有预谋。
她立刻派人前往外地,找到了这些药材的源头供应商。
凭借着确凿的证据和市场规则,吴瑶迫使供应商承认了错误,并赔偿了损失。
傍晚时分,吴瑶站在医馆门口,看着新运来的一批药材,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轻轻地抚摸着一株新鲜的黄芪,唇边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时,李管事匆匆走了过来,神情有些凝重。
“吴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