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就是这般难料。
江南之内的杀伐之重,绝对可以被记录进史书甚至排名靠前。
每隔数十里就有焚烧掩埋尸体的大坑,但却依旧没人把滥杀和嗜血跟季博常联系在一起。
而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明白。
为何在进攻江南之时,季幼苓会制造出那般多的流民和亡命之徒。
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为冲击江南内部用的。
而是用来杀的。
这些人太平盛世吃饱喝足为讲求礼数的良民,但稍加引导便会成为嗜血暴民。
此等之人不除,江南永无宁日。
季零尘一直在说,左奉节不动咱家的季台如何动?
但从头至尾,无论是季博常还是季零尘都未说过,季台何时动怎么动。
从表面上看季台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但时局到了如今的地步,就算再蠢笨之人也能看得明白。
季台真正要做的事,就是将这些暴民集中起来,以利和心中贪婪为动力,让其对季博常麾下大军发起自杀式冲击。
屠杀平民为大忌。
但战场相争,却只以胜败而论。
屠杀数十万江南百姓有伤天和是为暴君。
但战场争锋记录的,只是大军战功。
至于死的什么人,被记录下来的只有三字。
江南军。
哪怕他们当初是平民,但现在却是被武装起来的江南军。
西南的战局进展神速。
祝举三十万大军覆灭于江南边城,闫不求龟缩边关重镇不出。
西南最强的变成了老太监刘崇禄。
金启晟并没有急着冲杀抢夺地盘,而是带着大批文官一地一县的向前平推。
这个过程不会太快,但所过之地皆是纳入版图之中。
太霆的北境边军一直没动,但却早早便是兵压铁牛山脉。
剑指帝都和西境林独行。
北夷内战正酣,大雍也是真正的看到了平定的曙光。
所以登基立都之事,也被提上正轨。
编造营的人早就制作好了龙袍,只不过公子一直不当回事他们也没拿出来的机会。
如今时机已到,这件花费无数心血造价极高的龙袍也即将送到公子面前。
但让所有人都有些发懵的是,任何人走到了现在这一步想的都是登基称帝。
但自已公子却不然。
一点都不急,而是坐在书房之内和九大人开始研究民生政事。
而据说第一个被定下的,竟然是科举的全新制度。
但到底科举被改成什么样,所有人都是猜测不到。
毕竟当初的公子可是搞出了微挨屁和屁中屁那一套。
就在季博常和阿九商谈政事之时,啾啾回来了。
他亲手将左相的尸骨,埋在了宁台府后山的半山腰上。
没有立碑,也无法立碑。
季博常静静地听啾啾把和左相对话的经过听完,思忖良久后起身举杯遥敬。
随后下达了一个让啾啾一愣的命令。
拆了宁台府。
虽然公子不着急登基为帝,但有些事却是必须做到前头的。
比如六部,而想建立六部就需要先确定六部尚书的人选。
第一个要确定的,就是礼部尚书。
新皇登基,礼部最忙。
而礼部尚书的人选一定是礼字优先,因为这不仅仅关乎新皇登基,更关乎着一国之脸面。
博学多才知书达理,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脸面的礼部尚书的人选....
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