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
村书记夫人将自己在电话里听到的情形复述了一遍。
“三百块?”林老太蹦了起来。养大一个丫头回本都回不了三百块。
“大家都难咧,你们家亲戚之间赶紧借一借,娃儿的健康要紧啊,林婶子。孩子长大了会记得奶奶的好的。”
家里拿不出三百块啊,这么多钱得凑到猴年马月。
但林老太不会当着村书记夫人的面说这话,只是点点头说知道了,等家里儿子下工回来和他们商量商量。
村书记夫人通知到位回家去了。
在县里做泥瓦工的林老三今天白天回来了,正在房里捧着碗吃林老太做的青菜猪油面。
村书记家的走后,林老三吃完面端着空碗出来问:“妈,刚刚谁来了?”
林老太说:“良娣的闺女病了在县里住院,需要三百块住院费,打电话让村书记家的来让咱们凑钱给孩子治病。”
林老三“哦”了一声,面无表情地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妈,我的钱可都给你攒着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林老太点头说:“志勇,妈都知道。”
林老太的几个儿子里,就属林老三林志勇最听她的话。别的儿子怕老婆,挣的钱多少都要藏一点私,林老三却是挣多少上交多少,老实本分。
林老三对林良娣这个妹妹态度冷淡,心里一直怨着她当年多事把自己老婆放走了,不然到现在他都好几个儿子傍身了。
到了傍晚林良娣又往村书记家打了电话,问家里钱筹到没。
村书记夫人说:“还没来信呢。”
林良娣急了,她手里的钱只够林星星在医院住一晚的,连明天的输液钱都凑不够,那可怎么办是好。
“麻烦你再去帮我问一下吧,让我妈来说电话成不。孩子病得严重,我实在没办法了。”
林家没分家,林老太是一家之主,只要林老太点头一切就都好办。 /p>
村书记夫人说:“大妹子你别哭,我这就去叫你家老太来说电话。”
傍晚等林老大和林老二干完农活回家,林老太把兄弟三人叫在一起合计,三兄弟一听要出钱都不做声。
林老太说:“家里没凑到钱,良娣一定还会打电话来,不管有钱没钱,咱们都要和她透个底。不然这一天好几个电话,你们不烦我也烦呐。”
三兄弟都觉得有道理。最后一商量推出了老大林大军去和林良娣说清楚。
林家这边刚商量完,村书记家的就过来了。
林家人把林老大推了出去。
村书记夫人对林老太说:“良娣大妹子想和你通话。”
林老太说:“我这老腿犯了风湿走不动路,老大是一家之主,和他说也一样。”
村书记夫人把林老大带到电话前,他接起电话和林良娣诉苦:“妹子啊,家里哪有钱啊,丽霞读高中把我两个钱都花完了,实在凑不出来了。”
凑不出来?这是什么话?
一听是大哥的声音,林良娣急了:“大哥,妈呢?妈怎么不来说话?家里能凑多少?”
“妈她忙着呢,让我来和你说。”
林老大支支吾吾,后面的话不知道咋回答,来之前妈也没和他说要凑多少啊。
他想了想,做出一副大方的模样:“我们三兄弟每人给你凑十块成不?”
林良娣在电话哪头绝望地哭道:“三十块不够啊,星星病得很严重,现在还在昏迷当中,我真的需要三百块,你能不能再帮我多凑一点,大哥?”
林老大不说话。
林良娣在林老大面前埋怨诉苦:“我带着星星在家住了三年,这三年来每月给妈交公四块钱,家里一天三餐都是我出钱买菜做饭,大哥你摸着良心说,这几年我为家里的付出,怎么着也不止三十块吧?”
她从来不是爱计较的人,觉得付出了就付出了,但这会儿她怎么也忍不住将自己多年来的辛苦一五一十全摆了出来。
林家一直没分家,家里三个儿子每月挣得钱都上交给林老太,包括林良娣自己,每月也要拿出四块钱给林老太。这么多年,林老太手上估计存了不少。故此林良娣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亲妈林老太身上,再怎么着林老太是自己的亲妈,总不会见死不救。
不管林良娣怎么说,林老大都是一句话:“妹子,哥也是没办法了,明天我就让人把家里凑到的三十块给你送过去,至于其他的钱,真的没办法了,是哥没用,你也别怨哥......”
农村人一年忙到头,手里净挣不到一百块钱,不管林良娣怎么诉苦,林老大心里始终有一本清明的账本。他女儿高考还要上大学,儿子也要上一年级了,哪哪儿都要钱,这钱真不能借。
林良娣苦苦哀求道:“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