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蘅》
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纠缠和拉扯,那就是许之蘅和姜和最后一次的交集。
日子一成不变,悄然入秋。
一日早上,许之蘅下楼打算去一趟超市。
在楼下大厅正好遇见了房东,老太太挎着个篮子像是也要出门。
许之蘅在篮子上落了眼,里头装着几个苹果和香蕉,几袋雪片糕,一小纸袋的香。
许之蘅问:“要去上香吗?”
老太太欸了一声,笑呵呵地说:“是喽,今天初一了。”
许之蘅想了想,问:“我能一起去么?”
老太太回她:“能呀,我看你天天都不出门,年纪轻轻的,这样身体会闷坏的。”
许之蘅笑着将她的篮子挎过来,“我帮您提吧。”
*
她们是坐公交上的山,老太太精神有些乏钝,上车没一会儿就打起了小盹。
车慢慢悠悠开了将近一小时,俩人在站台下了车,又往上走了一段路。
老太太腿脚不好,走得很慢,气喘吁吁地自嘲道:“老咯,以前年轻的时候从……这座山走到那座山都累不倒,现在……唉……”
说实话,许之蘅也好不到哪里去。
本来平日里她就不太动弹,这会儿挎着篮子又要扶老太太,冒了一身的汗。
咬牙往上走过一段不长的石阶到了地儿,许之蘅的脚步都已经在发飘了。
那座寺庙看着就古旧,老太太说今天初一,可来参拜的人也不多,进出间只有寥寥几个。
正殿里有个年纪颇大的老和尚,闭眼坐在解签处,也不知是在入定还是在打瞌睡。
许之蘅稍一抬头,迎目就是殿中央矗立着的那尊宝相庄严的佛像大金身。
佛低垂着眉眼,肃穆而慈悲,不知在俯瞰谁。
老太太恭敬摆完供品,上了香,跪在蒲团上喋喋开始念经。
浓浓的烧香味着实熏眼闷鼻,许之蘅站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缓步走到殿外去透气。
都说佛门净地会令人心静安宁,她却是没有什么感觉。
*
半个多月后,许之蘅闲着没事,独自又去了一次那座佛寺。
那天落了雨,寺里格外冷清。
她握着伞,站在殿外檐下看了很久的雨,转身步入正殿。
殿内无人。
许之蘅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阖眼冥想,犹如入定。
过了很久,她伏地摊手长叩一头,握过签筒缓缓摇动。
木签落地,背面朝上,她弯腰拾起翻过来,红漆正面上刻着——
第七十签下下签
许之蘅垂眸望了几秒,把签放回筒里。
取签处无人。
她打开签本,翻到对应的一页,上面说——
第七十签,下下签。
奔波阻隔重重险,小儿命中犯三官
做事攻读难成就,万里千山去难还
解曰:命中带克之象
殿外淅沥的雨声,忽而哗然。
许之蘅侧抬起头,仰望着那尊沉默屹立的佛像。
仍旧是那样慈眉善目的一副俯相,连余光都是那样悲悯。
像在看她,却无法渡她。
*
再不久后,许之蘅买了一辆车。
十来万的黑色丰田,外形规规矩矩。
试开几天车后,许之蘅给房东太太又交了半年的房租,同她说自己要出去一段时间,转天便拎了个旅行袋开着那辆丰田上路了。
许之蘅基本只在夜里赶路,别人觉得乏闷无聊的高速路她却最喜欢开。
天好像永远都不会亮,整个世界都是寂静的。
无数的隧道长长短短,亮如白昼,可穿过去之后,眼前又是一条暗路,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就像她的人生。
可许之蘅并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彻底坏为一潭死水。
她有很多钱,也有着大把的时间。
所以她要想去看最秀丽巍峨的风景,吃令人愉悦的美味食物。
网上说哪里好玩哪里值得去,她便去。每到一处她也会在网上搜索当地的特色美食去堂食品尝。
有时觉得累了,她就随便在某个地方停下来,找一个住处暂时歇脚几天。
足足小半年,她都飘荡在外面没回过岛城。
可去的地方越多,许之蘅就愈加感到乏累。
纵然那些风景再美,她过目便忘,实在发不出一声惊叹。唯一想的就是那些旅游地的人太多了,太拥挤了。
各地的特色美食再诱人垂涎三尺,她也只觉得吃下肚同白粥无异,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许之蘅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丧失了大悲大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