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不足为惧,在我发起迁都的提议后,我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成都诸家族的领头人,若是张明识相,我不妨饶他一命,若是他不识好歹…”
刘瑁说着说着,就缓缓的眯上了眼睛,一股杀气不由自主的就放了出来,张松这时候才意识到面前的这位主可不是没见过血的乖宝宝,而是一手镇压了黄巾军起义,主导了贾龙任岐之乱的刘瑁刘叔圭!
张松缓缓点了点头道:“不错,在迁治后,以我张家、费家、李家为首的几大家族基本都支持三公子,支持四公子的在迁治后已经几乎消失,不过还是有一些声音…”“那倒是无关紧要…兴霸,巴郡的情况呢?”
“巴郡五姓之中,严氏、甘氏、杨氏支持公子,文氏和杜氏则支持刘璋,不过总体来说,我方占优。”
“子敕,广汉郡的情况如何?”
秦宓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主公的迁治主张损害到了广汉家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基本都站到了刘璋一边,只有我秦家以及其他几个中等家族还在主公一边。”
“公佑、元直,龙门书院可有变故?”刘瑁又问道。
孙乾与徐庶相视一眼,孙乾微笑着摇了摇头道:“刘璋与龙门诸儒的关系并不融洽,虽然说在王累的游说下,陈实等益州本土孺子倒向了他那一边,不过却于大局无碍。”
在迁治事件后,王累投身刘璋的事情就曝光了出来,据说王商愤怒的回到绵竹,怒斥王氏族人,但是当时的情况下,王家已经被绑上了刘璋的大车,即便王商是一族之长,也无可奈何。
王商一怒之下,向刘焉递交了辞呈,直接跑到了龙门书院找王甫一起编书去了,并借此向刘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哎…可惜文表公的一世名声就毁在了王累这个小人的身上…”
刘瑁不无可惜的道,对于王商的离开表示了遗憾…
“幼宰,你那边的情况呢?”刘瑁又问道。
董和想了想,回答道:“从荆州一带过来的东州士基本是以我为主的,而从三辅来得则大多跟着庞羲,不过总体来说,我方略微处于下风…”
刘瑁略微的思索了一下,蜀郡、巴郡自己占据绝对优势,广汉郡和东州士则是对方占优,自己拥有着长于刘璋的优势,而刘璋则有着刘循的优势。
这样一算的话他们的势力并不占据绝对的优势,不过在刘瑁得到了龙门书院支持的情况下,就大大不同了。
这时,吴懿说话了,“我觉得我们这个时候可以行动了,昨天州牧向我询问了世子的人选,而我从他的语气中感觉他更倾向于你,既然我们借着迁治一事将你的威望推到了顶点,而且如今我们又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就更应该顺势而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刘璋就更会趁机争取摇摆不定的人,到时没准就连成都派都会动摇。”
刘瑁默默的点了点头,吴懿说的没错,自己必须要行动了,既然前面的势已经做足,而棋子已经全部就位,那么自己剩下要做的就是借势而为,如果这样都无法成功,自己也就不用征伐天下了,趁早找块豆腐撞死吧。
既然已经定下了主意,刘瑁也就不再犹豫,他轻轻地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明日朝议,大家就依计行事吧。”
无独有偶,就在刘瑁一方商议行动方针的时候,刘璋一边也在商议着接下来的对策。
“在我来到成都后,多方游说,原本已经说服了不少原本中立的派系支持我们,谁想到迁治的消息传来,大部分人就又转而支持刘瑁去了,庞士公真是好主意啊!”
赵韪不阴不阳的说道,言语中充满了愤懑。
庞羲大怒道:“赵韪!那当时你又有什么好办法?一天后,刘瑁就要发动人手造势了,而你要回到绵竹至少还需要三天,三天之内这事早就定下来了,要不是我的主意,此时的我们已经彻底一败涂地了!我知道你为什么恼怒,因为迁治的时候你在成都,事情都被吴懿做了!”
赵韪恼怒道:“那又如何!难道不是事实?吴懿趁着这次机会拉拢了多少人的支持,现在就算我们发动攻势,又有多少胜算?”
就在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王累道:“你们先不要争这个问题了,我思忖半天,感觉刘瑁一方应该快要发动攻势了。”
几人愣住了,刘璋率先问道:“武才何出此言?父亲大人刚刚迁治,诸事还没有彻底定下来,刘瑁就要展开行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