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年,掌权二十年的严嵩终于被徐阶扳倒,三年后明世宗下旨将严嵩父子严世?处斩,并将严嵩抄家。m.ruxueshu.cc”
“时年40岁的张居正也被徐阶推荐给裕王朱载坖讲课,朱载坖是明世宗最年长的儿子,未来的皇位接班人。”
“他和侧妃季氏生了一个儿子朱翊钧,也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
“张居正入裕王府讲课后,就认识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小皇孙,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驾崩,裕王朱载坖登基。”
“张居正作为从龙之臣也顺利入阁辅政,而首辅徐阶与高拱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在朱厚熜死讯传来时,徐阶作为首辅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于是甩开包括高拱在内的内阁同僚,找来张居正帮忙撰写遗诏。”
“高拱知道以后非常恼火,从此就将张居正和徐阶视为政敌。”
“而徐阶也不甘示弱,找了个机会把高拱斗倒,迫使他辞职回家。”
“没过几年,高拱再次入阁,报复了在家乡养老的徐阶,坐上了首辅之位。”
“张居正冷眼看着内阁的政治斗争,他知道自己早已被高拱记恨,如果不做出反击,那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而这时候太监冯保的出现,让张居正看到了一个突破口……”
“冯保掌管东厂与高拱不和,于是张居正便主动结交冯保,两人一起谋划驱逐高拱。”
“1572年,明穆宗朱载坖去世,只有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年号为万历。”
“由于年纪太小,所有日常政务都交给内阁处理,而张居正和高拱的政治斗争也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冯保向李太后进言,说高拱对小皇帝不敬……十岁孩童,如何能治天下?”
“李太后一听就生气了,下旨把高拱赶出了北京,张居正胜利了。”
“而这还远远不够……”
“在次年的王大臣案中,张居正和冯保试图罗织大狱,让高拱一家永世不得翻身,但是最后因为王大臣临时翻供而草草了事。”
“至此,再无人能威胁到张居正的地位了。”
“自明世宗朱厚熜赢得大礼议开始,明朝就开始推行革新。”
“革新除了前代弊端,使明朝波焕发了新活力。”
“然而随着朱厚熜沉迷修道,纵容严嵩父子乱政,政治风气逐渐败坏,边防军事荒废,社会矛盾日益严重。”
“张居正掌权后继续推行改革,为了整顿吏治清理贪官污吏,他推出考成法……”
“严格审查各地官员是否遵纪守法,有效执行朝廷政令,裁撤了一大批冗官冗员。”
“在整顿官员队伍的同时,张居正也没忘了国防大事,他重用戚继光、王崇古、李成梁等名将。”
“整顿边防务,与俺答汗互市解除了明朝的边防危机。”
“1577年,张居正要求各地重新清丈土地,为改革税制做好准备。”
“四年后,张居正开始推行一条鞭法,所谓一条鞭法就是将百姓要承担的徭役、税粮全部折成银子。”
“这样既方便了朝廷收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也让国库收入大幅增加。”
一条鞭法实施前,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土地被隐瞒,导致很多田赋无法征收。
张居正下令清丈土地,查出大量隐匿土地,使税基扩大,增加了朝廷的赋税来源。
但对于原本无地少地却承担重税的百姓来说,负担得以减轻。
且之前赋役制度繁杂,百姓要交多种赋税和服多种徭役,且征收环节易被官吏利用来盘剥百姓。
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简化为征收银两,减少了官吏在征收过程中随意加征、勒索的机会。
百姓实际缴纳的赋税更明确,负担减轻,同时朝廷能更高效地收税,增加了国库收入。
以银代役,百姓可以通过缴纳银两代替服徭役,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增加,百姓收入提高,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朝廷的赋税收入也相应增加。
而且百姓缴纳赋税的能力也增强了,负担相对减轻。
一条鞭法按田亩和人丁多寡征税,改变了以往按户等征税造成的富户逃避赋税、贫户负担过重的情况,使赋税征收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