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82年朱雄英感染重疾去世,随后不久马皇后病逝。”
哐当一声,父子两人悬着心终于死了。
原本还处事淡然的太子朱标听闻噩耗,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雄英感染重疾,母亲也病逝,这两个消息远不及弹幕说自己命不长而重要,他脸色煞白竟有些摇摇欲坠。
朱棣动作很快上前扶住大哥,表示甚是担忧与不安,母后和雄英怎么……
而朱元璋如晴天霹雳般呆愣在原地,他一脸不敢置信,甚至转头希冀问其他大臣,但无人敢说出。
“来人…”朱元璋闭眼不敢再想,头一次心有余力而不足的感觉,头晕目眩不知天地为何物。
中年布满沧桑岁月的男人脑海只回荡着,爱子不长命,爱妻子病逝,爱孙离世。
怎么可能…
“妹子…”
“标儿…”
朱元璋手脚发麻呆站在原地,此刻连呼吸都感觉痛苦,颤抖的唇想说什么,却怎么都发不出气音。
身体也紧接着颤抖,喉咙发干,朱元璋感觉有一双无形地大手正死死扼住他的脖颈。
最后竟吐出一口血,吓得在场所有人都惊慌不已,而太子朱标也好不到哪里去。
“快传太医!”有人喊道。
时锦初并不知道因为短短几句话,嗜杀暴力的帝王如同寻常家普通人,失去亲人的痛苦父亲、丈夫、爷爷。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太医紧赶慢赶来到给皇上和太子治疗。被突如其来噩耗给砸的头晕目眩父子俩,总算是清醒了一点。
“快,起驾去母后宫殿!”
“还有雄英……”朱元璋派人去太子府接皇孙就是后面的事了。
而被众人紧张的马皇后,听闻皇孙朱雄英感染重疾,马秀英先是不敢置信,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
皇孙八岁就走了?!
标儿为何也走的那么早?!
只能说不愧是夫妻,马秀英来不及伤心,第一时间派人去叫太子妃常氏带雄英进宫。
“公元1391年,明太祖以江南地薄颇有迁都之意,派遣朱标考察官落两地。”
“朱标视察返京不久后病重,公元1392年4月25日,寄托着朱元璋厚重希望的朱标病逝。”
“朱元璋痛哭不已,亦不愿再更换京师,同年八月朱标被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谥册。”
“皇太子朱标居位二十有五年,分理庶政,神赞弘多。”
“《明史》对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朱标,诸评价:太子为人友爱。”
“朱标具体死因,《明史》里记载是风寒,遂病明年四月丙子薨,寥寥数语,寻不到任何可诟病痕迹。”
“皇太子朱标就这样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kiya: 【父母和睦,父母爱他,兄弟们敬他,大臣们服他,他自己文武双全,真是……可惜。】
忘忧: 【朱雄英不死,蓝玉那帮勋贵基本上就不用去灭口,朱棣真搞不过那帮人。】
唐·李白:【可惜了,天妒英才啊。】
宋·苏轼:【!!!】
【活的!活的李太白!!】
【在下仰慕太白先生才华已久!!有幸可以和您聊聊吗!!】
唐·杜甫:哪来的私生饭!?
%:【李白在哪里,我咋没看见???(=?w?)?】
小旋风: 【太子朱标是历史上为数很少的嫡长子,文武双全深得父母喜爱可惜呀,就是命太短了。】
呆丸: 【朱标在,朱棣就是他的征北大将军!】
壁画: 【那种天资聪慧,品学兼优,又受各种长辈喜爱的,我发现命都不长。】
~小妖: 【朱标不死,朱元璋不用为了朱允炆清洗淮西勋贵,淮西集团在朱棣不敢反。】
【反了也打不过。而且朱标在即便要削藩也不会像朱允炆那么没脑子硬削,逼着亲叔叔自焚。
【削藩叔叔一个比一个惨嘞,朱棣如果不反估计一个下场。】
朱棣·无辜躺枪:已老实,求放过。
诸天万界百姓们不敢置信,皇帝逼得亲叔叔自焚??
“这这……”
“大逆不道啊!侄子逼得叔叔自焚?!”
“皇家可真无情啊,都没有感情的吗?”
刚被马皇后安抚好的老朱,抬眼看见弹幕感觉又要晕了。
什么?朱允炆削藩逼的儿子自焚?
老朱仔细想想,如果太子和嫡长皇孙都逝世,跳过十多个儿子册立庶出朱允炆为太子,毕竟那是标儿血脉。
且一定会清杀勋贵为其铺路,那确实是他会干出来的事。
以自己的性格,说不定在死之前为朱允炆血洗朝堂……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