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完全嘴巴不动,那就变成法尘,那就糟糕啦!你很难抓住佛号。净土法门是你要跟着你的音声走,创造一个音声→然后再听回去→然后再创造一个音声→再听回去,一念相应一念佛嘛,念念相应念念佛,所以你一定要听你自己的音声。
其次十句成片三三四──
印光大师说:我们把十句佛号当作一个循环──吸一口气念三声,吸一口气念三声,最后再念四声,形成一个节奏,妄想不容易插进来。一个是专注力,一个是相续力。
净土宗的修学次第,要注意:是以观照力来引导专注力!
古德常讲一句话:一句佛号,信愿具足。很多人嘴巴念佛,但是你不一定是修净土法门。你看我在竹山──我遇到一个一贯道的信徒,他也很喜欢念佛!我说:那你为什么喜欢念佛呢?他说:师父啊!你不知道,我做生意很辛苦,我事情忙完以后,很累了啊,但是我在佛堂念佛,我觉得精神很好,帮助我摄心、充电。我说:那你相信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相信净土庄严殊胜吗?他说他完全不相信!你说他会往生吗?不会往生。因为佛陀不能主动。这个人他多少应该有启动他力门,因为毕竟名号是万德庄严,但是我相信他信心是薄弱的。
净土法门最可怕的是愚痴,因为你不知道佛的功德,你就产生怀疑,你就假设佛陀不能救拔你,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就三心二意,念不下去,糟糕啦!问题在于你自己,问题不在于佛陀,因为你了解不深—信不深,所以行就不切,你念佛的力量就受到障碍了,阿弥陀佛要救拔你都有问题。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那个明了的心───你真正的把自己的万缘放下,真正的达到通身靠倒,这是念佛的标准。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八个字是净土念佛法门的最高指导原则。把你一个明了的心啊,全部交给阿弥陀佛的圣号!但这个是不容易的,你要把你疑根拔掉,你一定要经过学习、透过观照。
那我们怎么去观照名号的功德呢?
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名号的功德,简单的提出五点:
第一个、念佛法门的第一个特点消除灾障。因为阿弥陀佛本身是无量的光明,这光明的加持,能够消除我们的灾障。其实很多念佛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感应,但是你冥冥当中,很多的灾障,阿弥陀佛的名号已经把你消灭掉了。我在几年前,我到一个居士团体去共修,有一个男众居士差不多五十出头,他拿他以前的身份证。他说:师父啊!你看我以前是长这个样子。我一看,哎哟!好像道上的兄弟啊。我说:欸,你现在面容怎么这么慈祥?他说:我就是拜佛、念佛。欸!真的那个相貌完全不同。相由心生以前就是一个业障相、苦恼相,现在的那个相状慈悲庄严,因为你经常跟阿弥陀佛在一起!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的广大功德,你一旦去忆念他,他马上就进入到你的身心世界,帮你消除灾障——光明的摄受这第一点,这个是约灭恶。
第二个、增长福德。在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四十三愿──闻名得福。在阿弥陀佛的愿力当中,其中有一个愿说,你能够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即便你临终的时候,出一点差错没有往生,你来生也是生于尊贵之家,受人尊重,而不会生长在卑贱之家。因为有名号功德加被,来生生在尊贵之家,增长你的福德力。
第三个、善根坚固,闻名不退。那么即便你没有求往生的心情,你忆念阿弥陀佛,也能够在你修菩提心的时候,能够成就不退转;遇到障碍的时候,你总是觉得冥冥当中,有一种力量来支持你,来帮你破除障碍,使令你菩提的善根更加的坚固。那么这个力量来自于谁呢?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善根坚固。
这三个都是约着他力门,没有往生的平时的情况。以下两个是约临终,其实我们念佛主要是约后面的第十八跟十九愿。
第十八愿──我们叫十念必生,就是十念必生愿。
第十九愿──我们叫临终接引。蕅益大师他把十八愿,判作专修;把十九愿判作圆修。这三业专修──十念必生愿,我们解释一下:
专修法门──它主要摄受的是中下根的人,它修行的重点有三个:
第一个、至心信乐。
第二个、欲生我国。
第三个、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是临终的十念。
善导大师在解释这个三资粮: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时候,是偏重在至心信乐,他是以信心来摄受愿力跟行持,他是以信为根本。
善导大师说──第十八愿要怎么修呢?(有两个重点)
(一)你要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因缘。这个关键就是说──一个人能够至心信乐的基本条件,你要相信你是罪恶生死凡夫。
我在新加坡打佛七的时候,很多居士跟我讲说:师父啊!糟糕,我怎么佛号念不起来,佛号抓不住,念一念就丢掉,念一念就丢掉,好像抓不住佛号。我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