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它标出来。这以下正式的破除:心在身内是不合道理——正破非内。
乙四、正破非内(分二:庚一、引例。庚二、正破)
庚一、引例
佛陀先引一个例子,再正式的破除:
难 问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佛陀就有一个问难说:正如你所说的道理,一定是先见近再见远,先见内再见外。那么你身体在讲堂当中,你透过整个门户的开通,看到远处的园林。亦有众生,这个亦有就是一个疑问啦说:是不是会有一种众生,他居在讲堂当中,但是他却没有看到讲堂之内的如来?而却能看到讲堂以外的树林?有没有这种人呢?他人在讲堂当中,里面见不到,却能见到外面?有没有这种人?
回 答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回答说:这种人是不存在的。他居在讲堂当中见不到如来,但是却能够见到外面的林泉,是不合道理的。没有这种人。他肯定是先见内、再见外嘛。是这样子的。那么佛陀就可以破他了。
庚二、正破
难 问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那么这一段佛陀就正式破:说我们这一念攀缘的心,在身体之内是不合道理的:
佛陀先有一段难问,说:汝亦如是。正如你所说的前面的道理。我们一念这个明了分别之心啊,假若你现前明了的心,实实在在是居在身体之内,那么心是有明了性的,它住在你身体之内,那你应该要先看到你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才对啊?那事实上,这跟事实根本不符啊?事实上有没有一个众生,他能够先见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再见到外在的环境呢?我们没有人看到我们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但是我们的心是有明了性的。如果它居在身内,那你这个五脏六腑应该先看到啊?你在讲堂当中,你先看到讲堂里面的人,才可以看到外面的树林。你的心在身体之内,你一定先看到身体之内的东西,才看到身体之外的东西?
比 况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纵然你不能够见到心肝脾胃,哦,这个是五脏六腑。你说:喔,它这个距离跟心太接近了,我们见要有一点距离嘛,太接近看不到。那么爪生发长,这个我们的手爪、毛发的生长,还有经脉的摇动,这个距离我们身体的中央距离比较远,你应该要明了才对啊,你怎么看不到你的头发在生长、手爪在生长、经脉在摇动?为什么看不到呢?
正 破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你连最近的身体之内的东西都看不到,又怎么看到外面呢?所以是故应知,这个觉了分别之心住在身内,是不合道理的。因为我们看不到里面的身体,所以它不可能住在里面。
这个地方的整个七处破妄,蕅益大师说:你要知道不住内,利根的人就知道觅心了不可得。只就是我们一念的妄动,心境和合产生一个影像,所以:
蕅益大师说:攀缘心叫做缘影之心。
一、你说:心在哪里?
我现在攀缘这个花,我心就住在这个花当中,就是这样子。但这个心是妄想心,因为这个花消失了,我那个分别心也没有了,这叫生灭心。随境而生,随境而灭。
二、当你把你把心带回家的时候,心在哪里?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无所不在。本来就无所不在。但是你一念妄动以后,它就住在一个固定的处所。你喜欢这个闹钟,你住在这个闹钟。它好的时候你很高兴,它破坏了你就很痛苦,标准的攀缘心。那因为我们有所住啦,就产生一个生灭的因缘,带动了生死的业力。
佛陀所要破的是什么?破除这个攀缘影像的心,它没有自体。
我们要对治烦恼啊,有两种方法。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第二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我们一般在对治烦恼是用枝末,你烦恼很重,我就抗拒你。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蕅益大师说的:刚开始对治烦恼,譬如二军对峙,强者为胜。你有三分的力量,我用十分的力量来抗拒你,我们刚开始叫抗拒烦恼,弄到自己很辛苦,入道多辛苦,行道多退转,因为你疲于奔命嘛。所以我们刚开始对治烦恼是压抑的,好一点就转移目标,我不管你。你不管它,它还是在活动啊,你的病根没有解决啊。那么在时时勤拂拭当中呢,就是对治、抗拒,这压力是很大啊。
(二)、但是本经的方式不是,不是这样,你不要抗拒它,你面对它,你只要问烦恼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