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javascript" src="/config/v5.js">
龙王并非神明,她亦不可能全知全能。
李追远初次见到这座阵法时,只觉其唯一缺陷便是 “只镇不磨”,若不是进入其中后发觉玉虚子的阵法造诣极高,自己亦不会意识到这座阵法的初衷存在问题。
那位柳家龙王亦是如此,未能洞察其中端倪,毕竟,三位徒弟如此愚笨,那么身为师父者布置出如此蹩脚的阵法,似乎亦合乎情理。
而且,这位柳家龙王似乎对阵法并不擅长。
总之,她来了,而后被玉虚子那 “大无畏的奉献牺牲” 之举所深深感动,甚至动念欲将他们三人收为记名弟子。
这可是他们三人师父梦寐以求之事!
然而,他们三人却以自己已有师承,且师父刚刚舍身捍卫正道为由,毅然拒绝了这天大的机缘。
不得不说,这三位徒弟,性情着实耿直淳朴。
由此亦能看出,玉虚子挑选徒弟的思路,着实存在问题。他若是挑选几个聪慧机灵之人,或许守个两三年,便觉情分已尽,心生厌倦,悄然离去。
可他偏偏选中了三个最为愚笨、实心眼儿的徒弟,此三人当真谨遵师命,乖巧听话,不仅自己坚守了一辈子,还精心谋划,让子孙后代继续守护伟大的师尊。
虽说收徒遭拒,但柳家龙王并未动怒,转而将他们收为门下,实则相当于奴仆。
龙王家全盛时期,不乏为了秘籍、功法、人情等目的,自愿或携家族门派前来充当门下之人。
在此处,则是一种巧妙规避礼法的灵活通融之策。
这种门下身份意味着,龙王可差遣他们办事,亦可为他们传授技艺,但他们在外,不可宣称自己是柳家人,亦不可透露所学柳家之技艺。
柳家龙王传授给三人《柳氏望气诀》,更将多套柳家的阵法秘典交付于他们。
由此可见,那位柳家龙王确实对阵法不太精通,否则教导徒弟亦不会仅仅发放 “教科书”。
只能说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仨弟子在玉虚子眼中是愚笨的朽木,然而凭借柳家心法与秘典,即便只是三人自行闭关研读,亦收获颇丰。
难怪玉虚子被困于此多年,始终无法胜过自己的弟子,双方已然不在同一层级。
而且,三位弟子在师父身死四十年后,忽然传出消息,或许彼时他们已然察觉师父有所变化,且逐渐洞悉师父的真实意图。
但他们并未选择配合,而是继续精心布置,欲将师父永久镇压。
一是因为,他们心中的 “师父” 早已是石碑上所铭刻的那般形象;
二则是,或许变质的师父反而更令他们欣慰,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在内心中,更加笃定自己柳家门人的身份。
瞧瞧,至死都要将这段经历,或者说这个身份带入棺中,其内心倾向,已然昭然若揭。
李追远轻轻晃了晃手中的册子,对着棺材内躺着的老人遗体,微笑着说道:
“好了好了,我知晓了,你与我一样,皆是柳家门人。”
“嗡!”
三座山头上的三座祖坟处,同时冒起袅袅青烟。
此次并非青霞,因霞光速度过快,难以呈现。
青烟袅袅升腾,明明并无清风拂动,却在升至半空时,自行蜿蜒曲折。
并且,曲折扭转的方向,皆朝向李追远此刻所站之处。
冥冥之中,
耳畔仿若传来三道若有若无的苍老声音:
“柳氏门下薛(曾、郑),
拜见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