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变化,诉诸大道无穷变化,斡旋复返,唯证一道不朽。
二尊无上于天外仙天之上对坐千日,造化大道,辗转折回,愈发对弈,二者的气机便愈发融洽,叫那整座天外天仙土变化萌生,就像是岁月时空都在为无上之秘力推动前进着一般……
而混沌诸界之中,第一道纪元盛况如火如荼的演化着,自第一等与天地同生的先天神灵;第二等后天神明以及先天生灵丶仙道祖君;第三等各方神明仙圣等等,直至凡俗道人。
无人不在这般大世之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
「玄元之中可有道友……」
阎浮孟君以劾召五鬼封禁之术,将那诸世传播道祖信仰的游方真仙拘押而坠,随手将其丢在了玉京天河道场之间。
「玄君高居天外,却是不理俗庶,仙主请进。」
「此事交予小道便可!」
一尊头戴羽冠的道人轻轻颔首,与那玄君二弟子青瑶仙子轻轻一揖,立时便转道山门,从孟君手中接过那尊游方真仙。
这是自蓬莱诸宗丶太玄门中出身的一位真传,得玄元道统治世,终于转修丹法入列铅华仙土,百年内又历经诸劫,成就半仙位业,其名徐太真。
这位玄元道人接过那游方真仙,以灵宝混元素锁住,再对着那阎浮仙主拱手一揖,送别那阎浮阴土之主。
此人已经是仙庭迄今为止,第六十馀名散播诸世天尊信仰的心怀叵测之辈了。
「又是一名人奸麽?」
这羽冠道人单手倒提着那游方道人,缓缓走进那九华宫城,与青瑶仙子齐肩而行,直往宫城之内而去。
「哼!仙庭可不是玄门道统,乃是以二祖诸仙各世家为骨,造就的地上仙国九州仙庭。」
「歌颂道祖正统?这家伙怕不是得送到驱邪院去狠狠扒层皮?」
鲛女青瑶目露异样,像是看傻子一般望着那尊被禁锢的游方道仙。
似是此番仙庭,却是更像一个世家共治丶仙人衔首的聚合体,连各家的祖仙道君都未那般歌功颂德的殊荣。
道祖?他在九州有多少世族后裔?所治何州?门第几品?何德何能强行将三位至境数十仙人的位业挤出去?
两尊半仙对视一眼,轻轻摇头,道是这般的歌颂伟业着实有些不体面了。
及至入得宫城之时,有黄天道兵驻守宫门,对照符讯,再取雷火锁链在那被束缚的真仙身上架上一圈,才为二人让出一条通往九华宫城腹心的道路.
「少君所言极是!」
「料想太真当年,幼年家境贫寒,居蓬莱海上一方小国,与家中父母寒衣果腹,少时太玄门寻测,侥幸测得气感,灵根无缺,拜入仙门,父母姊妹自此得以锦衣饱腹。」
「然大道独行,从不尽如人意,凡昔日所爱慕的师姐嫁与他人,终究无奈黯然,颓然磋磨甲子,至今仍旧心意难平;当初紫府筑基丶龙虎交汇丶罡煞炼灵丶丹成上品,又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再证元神,只觉该有何等天地才值得我大展身手?然宗门离散,太玄倾覆,又能如何……」
「道祖?哼哼,我九州诸世从来都不信什麽至神祖尊,唯有这双掌执宿法力,才是自身唯一可以信赖的东西!」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这羽冠半仙修行千馀载,从蓬莱七宗八派中最底层的外门弟子一路走来,更是执拗。
不执拗不足以证仙道,无道心便无以修道行。
二尊半仙感慨而言,大步迈入那九华界中,一踏足那连绵宫阁,其足下道纹便在刹那间演化无数的符文,诸大道真符变化交织作堪比琉璃般的宝光,一步踏及那方青砖绿瓦的城墙,二人却似被滔天神力所挟裹,卷入灵滢空间之里,一步咫尺丶跨越天涯之距。
一入得那九华大界之中央宫城,那宛若帝宫的大殿之内立时便有诸尊仙人驻足其上,左侧为姬族帝女-茯苓真仙丶右侧为孤云仙叟,唯中央坐居九灵尊圣,还未待二人出言,那九首灵尊霎时间便连连探出九颗狰狞的狮首,当头将那尊真仙一口叼了进去……
真龙仙君坐九州,玄元道统逡巡三天九华七十二界,将这混沌西南诸界围的如同铁桶一般。
不论各方势力硬性的过界还是在乎道统领域的扩张,皆为仙庭一力击碎之。
亦是此时。
周山天墟之中,一方方的仙神在那金帝-蓐收开府之后纷纷在那一品天墟设立道场,或倚无上灵地丶或开灵脉丶降灵根,构建作一片又一片的山门界域!
两位祖仙此刻早已汇合,下得天墟之地,采摄那最磅礴的灵脉之机,祖气天仙升入至之境,宙极天尊抟练气海归宙,似是要将那起源天墟之地,彻底化作一方真正的天界。
混沌内外,古老者们窥视在外,诸帝与道祖各领山头,唯一的破局者只有那掌握着万古第一世界树的春华帝君!
所有的目光都自苍茫隐隐的虚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