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32章 二人之宴
「论吃,大概京师我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前世蒋庆之从南美归来后,用半年时间吃遍了各大菜系,各种美味都品尝了个遍。
吕嵩放下筷子,「当年老夫出仕时,也曾雄心勃勃,彼时君臣和气,君王贤明,臣子竭心尽力辅佐……」
那是弘治年间吧!
蒋庆之说道:「孝宗皇帝谦和。」
吕嵩微笑道:「正是。君臣之间有商有量,这才是弘治年大治的根由。」
「那麽我想问问,当年大礼仪之争,臣子们争的是什麽?」蒋庆之问道。
吕嵩缓缓说道:「当年大礼议之争,看似为了帝王名分,实则……乃是权力之争。」
「和气何在?」蒋庆之再度问道。
「和气……」吕嵩给自己倒酒,吕平想过来帮忙,被他看了一眼,便退到边上。
酒水落在碗中,溅起了酒花,吕嵩叹道:「老夫知晓若是敷衍以对,定然会被长威伯鄙夷。」
「没错。」蒋庆之说道:「有这功夫,我不如回家琢磨如何哄孩子。」
「传闻自从妻子有孕后,长威伯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想着妻儿。老夫还不信,哈哈哈哈!」
吕嵩大笑,端起碗喝了一口,抿抿嘴,吃了一片熏猪肉。蒋庆之却对那盆鸡肉情有独锺,频繁下筷,「老吕,莫要打岔。」
「长威伯果然是不饶人呐!」吕嵩笑道,「当年杨公近乎于摄政,与故张太后联手选中了陛下继位。人到了此等境地,自然会生出些得意的心思。」
吕嵩见蒋庆之眼中有讥讽之意,便知晓这个回答不能让他满意,「杨廷和是想争权夺利,可陛下登基后的种种施政,皆有些急功近利。毕竟是少年帝王,且未曾被教导过帝王之道……」
「所以杨廷和便想做陛下的主,做大明的主?」蒋庆之突然叹道:「陛下当年的施政哪一条错了?」
「错自然无错。不过急切了些。」吕嵩喝了一口酒水,觉得有些甜。
「吕尚书觉着彼时的大明可能慢条斯理的革新吗?」蒋庆之把酒碗放下,接过吕嵩递给的酒坛,缓缓倒酒。
「为何不能?」
「在杨廷和,在臣子的眼中,这个大明就是个工具。让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工具。寒窗十年,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志得意满,只想把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尽数施于这个天下。这是动机,吕尚书以为然否?」
吕嵩点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读书人的梦想。
「可你等却忘记了,在陛下眼中,这个大明不是工具,而是他的根!他的家!」
吕嵩一怔。「家?」
「在你等眼中,大明这个工具无论何时都只是工具。就算是千疮百孔,也只是工具。就如同一个懒惰的工匠,见到自己的工具有些不妥,但也不去急切修补,只要能用就先用着。」
「懒惰的工匠,这个比喻刻薄了些。」吕嵩说道。
蒋庆之放下酒坛,「若是吕尚书家中弊端重重,以至于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敢问吕尚书,可还能慢条斯理的把这一切弊端搁着?」
吕嵩一怔。
「家!工具,弊端……」
电光石火间,吕嵩脱口而出,「对江山社稷的看法不同,这是陛下与杨廷和之间冲突的起源。」
蒋庆之点头,「陛下的家出了大问题,他迫不及待想解决,可在杨廷和眼中,这个工具有些小问题,为何急切?一个急,一个不急。
于是老的便觉着年轻人不够稳健,这个工具还得由老夫来掌控才好。而年轻的却觉着这个家处处漏风,再不动手修葺一番,一旦下雨刮风,一家子怕是要被冻死饿死。」
「你这个说法……」吕嵩放下筷子,苦笑道:「老夫竟无法反驳。」
蒋庆之夹起鸡腿,一口咬了满嘴肉,心满意足的享受起了美食。
吕嵩端着酒碗慢慢喝着,可在熟悉他的吕平眼中,此刻叔父竟然是有些为难。
蒋庆之的那番话同样让吕平有些震撼,但也仅仅如此。
叔父这是在为难什麽?
吕嵩喝了碗中酒水,「长威伯以为,当下这个家如何?」
「处处漏风,说实话,就是个破屋子,外面来个人一脚就能踹翻。」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