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此刻需要的是势。」
「势?」
「这个大明正处于往下滑落的节点,要想把它拉回来,就得借势。而势从何来?从民心来!」
蒋庆之目光炯炯。「我更想知晓,如今的民心在何处!是在浑浑噩噩,被儒家裹挟着身不由己,还是……」
……
「被抓一人。」
陈湛吃了早饭就去了丰源楼。
「去了几人?」杨清问道。
「七人。」
「六人足矣。」韩瑜笑道:「那些民夫穷困潦倒,但凡见到银锭,再许以儿孙前程,谁能不动心?」
杨清点头,「财帛动人心,和辛苦做工比起来,哪有到手的银锭爽快。再有,天下父母辛劳一生,不就是想让儿孙有个前程?这天下谁能给他们?」
韩瑜傲然,「唯有我儒家!」
「埋下眼线钉子,不但能及时发现蒋庆之弄了什麽东西,关键时刻还能给他一击!」杨清抚须微笑,「蒋庆之擅长用兵,定然知晓这边出手就不止一起。不过,除非他把这批民夫尽数不用……」
「墨家人少,这批民夫不用他还能用谁?重新招募?」陈湛冷笑道:「当初蒋庆之在城外突然招募民夫,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这才没能安插眼线。若他重新招募,就不担心咱们往里面掺沙子?」
「六人足矣!」韩瑜再度赞道:「此事干得漂亮!」
……
蒋庆之出了家门,莫展警惕的看看左右。
「无需紧张。」蒋庆之说道。
几个乞丐就在巷子口那里蹲着,见到蒋庆之出来起身行礼,「伯爷出门呢!」
「嗯!」蒋庆之点头,对莫展说道:「有这些人在,比锦衣卫都管用。」
老乞丐说道:「伯爷,先前有人在巷子口转悠,被咱们吆喝了一嗓子跑了。」
「好,辛苦了。」蒋庆之笑道。
「伯爷客气。」老乞丐坐下,双手拢在袖口中,晒着太阳,惬意的道:「这日子,真是不错。」
「此等人就怕被人收买了。」莫展从安全的角度说道。
「人能收买,可人心却难。」蒋庆之说道。
到了城门那里,正懒洋洋看着进出人群的军士中有人喊道:「长威伯来了。」
顿时城门那里一阵杂乱,进出的人群发现方才懒散的军士们个个站的笔直,且目光炯炯。
「说是谁来了?」
众人回头,就见蒋庆之下马走了过来。
「见过伯爷!」
军士们行礼,莫展在后面观察人群,不经意看到那些军士的眼神中都是崇敬之意。
莫展一怔,「这难道就是伯爷说的势?」
出城后,他去请教徐渭。
「伯爷说的势,其实说的是人心向背。」徐渭说道:「在伯爷看来,人心不该只是趋利,而是能跟随着这股势而动。儒墨大战,谁能藉助这股势之力,谁就能取胜。」
「徐先生觉得不妥?」莫展对这个问题有些兴趣。
徐渭说道:「民心趋利,伯爷所说的势,得用利益去交换。而伯爷却认为,能以心换心……」
到了城外工地,郭兴正在吃大肉包子,见到蒋庆之赶紧咽下去,「伯爷,伯爷……」
「何事这般急?」蒋庆之问道。
「大事儿,大事儿啊!」郭兴刚想开口,见值夜的护卫过来,这才讪讪的退后。
「伯爷,昨夜有人想收买民夫做内应,被民夫们绑了来。」护卫说道。
徐渭愕然。
「多少人?」蒋庆之问道。
「六人!」
六个说客整整齐齐的跪在工地上,六个民夫有些手足无措的接过奖励……每人两大条猪后腿。
「钱就不给了。不是不舍,是怕糟蹋了情义。」蒋庆之缓缓说道。
徐渭发现六个民夫反而如释重负,甚至看着更为欢喜。
这是为何?
虽然父亲去后的境遇不佳,但从小到大,徐渭的日子过的相当不错,对于底层百姓的心思可以说是知之甚少。
他更习惯用自己那个阶层的三观去判断一件事儿,去评判人心。这也是后来杀妻和数度自尽的由来。
……
「二位先生。」
正在下棋的杨清二人抬头,一个随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