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清月话说到一半便说不出口了。www.xinyou.me
因为这在她看来实在是过于匪夷所思。
陆渊却微微颔首,印证了她心中所想。
“不错,是我心中之景。”
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不带丝毫情绪。
可渺清月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修道十三万载,从未有过如此不稳定的心境。
哪怕是亲眼见到一个凡人一日之内证道仙帝都不至于让她心境产生如此大的波动。
原因很简单,不合常理,不!不止是不合常理!甚至有违天道!
她的神域是唯心的不错,可并非是唯一人之心,而是神域内所有生灵之心,若众生心念有所冲突,则取意志更为坚定之生灵心中所想化为现实。
譬如一人认为此处应该有山,另一人认为不该有。
两者冲突,取意志更为坚定之人心中所想化为现实,他若认为有山,便有山拔地而起,他若认为无山,即便有山也会消失。
可这只是一对一而言,若是某个生灵心中所想与众多生灵心中所想都不一样。
哪怕前者的意志再坚定,心中所想也不会化为现实。
譬如一人心中认为自己就该是这方世界的唯一统治者,而天下众生都不如此认为,前者便永远只是痴心妄想。
因为一人之意志再如何强大,也难挡众生之意志。
意志与修为不同,后者可以通过修炼不断提升,而前者只能通过历经世事感悟大道才能有些许增强。
她能超越神域内的众生,只是因为神域本就是她所构建。
可如今她见到了什么?
一个外来者,仅凭一己之意便压下神域无尽生灵之意,整个神域都完全变成了对方心灵的映射,甚至连她这个神域创造者都无法干预分毫。
无论从哪看都不合理。
一人之意志可压天下众生,此人与天道何异?
这只是匪夷所思的第一点。
还有一点则显得有些诡异了。
此时的神域已然化为陆渊心中之景。
这意味着无论他心中想了什么,都会在此界具现而出,再小的念头都是如此。
想到了山,便会有山;想到了人,便会出现人;想到心中回忆,便有回忆之场景具现而出;想到心中期望,便有期望之事真实发生……
可在陆渊踏入神域之初,却什么都没有。
天地万物,无一存在于此,整个神域一片寂无。
这只能证明一点,陆渊心中没有任何念头,再如何细微的念头都没有。
可诡异之处在于,他的言行与本心已然相互分离。
人之言行,或出于本心,或有违本心,可无论如何都是先有心中之念,再有言行举止。
而陆渊说话时,作为心灵映射的神域却没有任何变化。
光、时光、虚空,都是在他说话之前出现的。
并且像是有意而为,因为只有这样渺清月才能恢复感知,才足以对话。
这不仅是心中之念与言行举止相互分离那么简单。
更像是他正在经历的一切都不需要经过内心的思虑,如何回应、作何选择、有何动作,这些都不需要再入心间,不论遇到任何事,都知道如何去应对。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生灵该具备的特质。
反而更像是一个能说话、会行走、遇到任何情况都能应对自如的……死人。
最后这个念头在脑中划过的瞬间,渺清月陡然间便感到全身发冷,心中不可遏制地升起恐惧之意。
她想到了当年在葬神坡遇见的‘厉鬼’。
虽然凡间的传闻中一直有‘鬼’的存在,但只要入了修行之道,便会明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鬼,死了便是死了,灵性为六道轮回所摄取、瓦解、提炼,最终只剩下最为纯粹的灵性,继续赋予万物形成新的生灵。
葬神坡的厉鬼极为怪异,相传是上古时期某个极为强大的修士为了寻求长生不死所化,他的肉身产生了奇异的变化,不再受世间一切法则的制约,不死不灭、亘古长存,可却再也没有了灵性,只有一套固定的行为准则。
譬如,凡直视他身躯者,立即暴毙,可闭上双眼以神念探查又无事发生;凡在他面前提及‘找死’二字者,皆会被斩上一剑,剑是从下往上僚的,剑气三万里,每一剑都是如此……
葬神坡的厉鬼就是只剩下了残缺本能,只能按照固有反应行事的死人,之所以称之为厉鬼,是因为它的固有反应凌驾于一切法则之上,没有生灵能够避开。
就算是仙帝,睁开双眼看它一眼也要暴毙,在它面前说一句‘找死’也必定会挨上一剑。
会再强大的术、掌有再多的法则亦是无用。
死得没有缘由,剑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