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已为两千石大官,按理说不缺钱,但就像霍显之前所言的那般,粮食和钱可以流通,只有这些永远都是暴发户,而真正的金玉宝器,是不流通的,都掌握在皇室手中,受赏赐才能得到。
田千秋百分百忠诚刘据和卫子夫,但这与他接受赏赐无关。
卫子夫看向卫青,
“这赏的不仅是利,更是我对他的看好,越是身边人越要赏。”
卫青牛逼吧?但对自己的姐姐,就俩个字,服气!
“二姐,您说得对,仲卿学到了。”
“你不会一直这么无所事事,你和去病,也应歇够了,此番安息前来,你是如何看的?”
闻言,卫青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
“安息外使应为战事而来,安息国界与西域东接壤,若以兵马从海....”
卫子夫皱眉,“这不是我想听得。”
卫青一顿,立刻闭口。
他恍然意识到,二姐最近,一直在培养自己的眼界,
不是作为一个将军的视角,而是...诸侯。
卫子夫示意小弟过来,卫青就势跪坐在姐姐身边,“仲卿,大战在即,这仗打打和和不知要几十年,以前不知安息和大秦也就罢了,汉家皇帝都是真龙,既是龙,岂容卧榻之侧有他人安睡?
往外打,就需要有人治,你是熊儿的亲舅舅,早些时候给你从大将军拿下来,就是等着启用你为诸侯王的一天,这是熊儿的意思,但我不放心。
我比熊儿更了解你,别怪姐姐说话难听,都是一家人我也就说了,你只是如此,远远不能让我满意。”
卫青脸上发热,羞愧得低下头,
华夏历史上最闪耀的将星之一,此刻在卫子夫口中,反而到处都不尽如人意,
“你不仅要当军队里的帅才,更要能治一国,并非姐姐对你要求高,而是我知,你有此才干,再想想,安息外使此番前来,是何意。”
卫青挺大个人了,竟生出了要强的心情,不能让二姐失望,将自己的视野不拘泥于军事上,用心去思考,从经济、从政治、从过去....
“姐,安息国与我们不同,我们以农税为主,他们却以商税,商税收支,占一国收入之七成,甚至,安息人派使者去见陛下了!”说罢,司马相如又特意补了一句,“安息给的情报。”
张骞负手看着海图,对身后散发着血气的儿单于说道,
“你做得不错。”
儿单于自己包扎着伤口,不是没有医官,而是他更信任自己,此刻就像是独自舔舐伤口,脑中回忆着一个个敌人的面孔,待到包扎好伤口,再一个个撕咬回去!
“可是,还不够,”张骞自语道,“安息国也不是没有能人啊,万王之王...有点意思,安息国外使入境,从局内已难以破局了,只能靠局外了,再把他们打痛。”
“嗯。”
儿单于点头,“我去了。”
“去吧。”
堂邑父准备从陆路到达罗马,已经走了有两月,现在身边能商量事的,只有张骞和司马相如俩人,看到张骞脸上满是愁容,司马相如宽慰道,
“我们可以不出货,可以截住商道,我们攻,安息人只能守,子文,你也不必太愁,在我看来,把安息打服只是迟早的事。”
张骞摇头,
“商道是安息国的饭碗,上到贵族,下到平民,安息人是在以退为进,我们一直占着商道,只会让他们国内越发团结,现在还只是和他们贵族斗,等到过段日子,就是和他们一国人斗,就算我们再能打,也扛不住他们无穷无尽的兵力。”
司马相如张张嘴。
“你们陛下在度田吗?”
“知道啊。”司马相如惊呼道,“你是说!”
“有外患则无内忧,陛下在调整时机,我们要跟上啊。”
各方算计,一场席卷世界,乃至改变人类历史格局的风暴,以张骞为暴风眼,正在逐渐扩大!
........
“拜见丞相。”
丞相长史边通走进。
霍光转身,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他倒像是个读书人,永远是团团和善,
“边长史你来了。”
边通做丞相长史的年头,比霍光当丞相的年头都长,历经几任丞相,边通真心服气的只有这位,
边通为少年时入纵横家,学苏秦张仪纵横之术,为济南国的少年天才,能站在京中为官的,哪一位不是家乡传奇?
强者只服气更强者。
“安息外使要入国了。”
霍光淡淡开口,好像是在说一件平常小事,
下雨了,该收衣服了,饿了,该吃饭了,与安息外使入国了,从霍光口中,并没有什么区别,
“是,丞相,经定襄郡。”
“定